![](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十八大以來,中央深化改革的巨輪破冰向前。繼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聯姻”組成總資產達1.7萬億左右的國家能投,全面拉開煤炭和電力行業改革重組大幕后,各方關注的電網改革取得新進展。
完成改制進倒計時
據悉,中國“最賺錢”的央企,連續兩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榜眼的國家電網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網”)公司制改革已進入倒計時。
9月7日,國家電網(總部)職工大會在北京召開。國家電網董事長、黨組書記舒印彪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確定國家電網進行公司制改制的時間表和要求。
舒印彪表示,必須準確把握公司制改制的內涵和要求,當前離11月底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工作不足3個月時間,要嚴格依法合規操作,保證國有資產安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無獨有偶,國資委網站于9月13日刊文《【深化國企改革系列報道之三】國家電網:“電力體制+國資國企”改革雙推進 促實體經濟振興 》,圍繞國網改革的意義、目的和方向加以分析評述。
同日,《人民日報》刊文“國家電網 體制改革倒逼內部治理(砥礪奮進的五年˙深化國企改革)“,圍繞國家電網公司制改革的作用、方向和路徑加以了展開。
種種跡象表明,在中央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和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全球最大的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走近國網
國家電網改制怎么改?
改制都有哪些好處?
改制后會不會有更大的重組動作?
首先,我們不防先了解一下國家電網。
1、世界500強榜眼
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顯示,國家電網和中國石化分別以3151.986億美元營收和95.713億美元利潤,以及267.518億美元營收和12.579億美元利潤排名榜眼和探花。
2016年,國家電網以3296.013億美元營收和102.014億美元利潤位居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次席。2015年,國家電網以3394.265億美元營收和97.962億美元利潤,排在第七位。
2、中企500強狀元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顯示,國家電網以2.094萬億元人民幣營收排名榜首。
3、國網簡介
公開資料顯示,國家電網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經國務院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單位,連續13年獲評中央企業業績考核A級企業,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
國家電網按集團公司模式運作,注冊資金5363億元,全口徑用工總量166.7萬人。公司經營區域覆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供電人口超過11億人。公司穩健運營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意大利、希臘等國家的海外資產。
4、國網業績概覽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國家電網總資產為3.3898萬億元,營收2.0946萬億元,實現利潤86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210億元,經濟增加值116.2億元,城市供電可靠率達99.946%,農村供電可靠率達99.782%,線損率為6.75%,輸電線路長度為93.8萬千米,變電(換流)容量為361.2億千伏安/億千瓦。
5、國網組織架構
組織架構顯示,國家電網總部設有辦公廳(董事會辦公室)、總師辦公室、全球能源互聯網辦公室、研究室、發展策劃部、財務資產部、安全監察質量部、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工作部)、科技部、基建部、交流建設部、直流建設部、信息通信部、物資部(招投標管理中心) 產業發展部、對外聯絡部(品牌建設中心)、國際合作部、審計部、經濟法律部、人事董事部、人力資源部、體制改革辦公室、離退休工作部、后勤工作部、思想政治工作部(與團委、直屬黨委合署辦公) 、監察局(與中紀委駐公司紀檢組合署辦公)、工會、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國家電網運營監測(控)中心、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和企業管理協會共31個機構單位。
6、六大分部
國家電網擁有國網華北分部、國網華東分部、國網華中分部、國網東北分部、國網西北分部和國網西南分部共6個分部。經營區域覆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供電人口超過11億人。
報告顯示,國家電網公司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有效降低用戶成本,市場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全面建成電力交易平臺,多買方-多賣方市場競爭格局初步形成,清潔能源消納取得新進展。降低21個省份工商業用電成本約168 億元,降低電力用戶購電成本306 億元,開展電力直接交易電量5093 億千瓦時,清潔能源省間送電量達到3628億千瓦時。
7、27家電力交易中心
2016年,國家電網全面建成國家級電力交易中心——北京電力交易中心電力交易平臺和26家省級電力交易平臺,面向經營范圍內所有準入的市場主體開放應用。通過交易平臺,完成市場化交易電量7907億千瓦時,占總交易電量的21.0%。
27家省級電力交易中心公司分別為首都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天津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河北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冀北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山西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山東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上海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江蘇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浙江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安徽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福建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湖南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河南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江西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四川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重慶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遼寧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吉林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黑龍江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內蒙古東部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陜西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甘肅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青海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寧夏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新疆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西藏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8、直屬單位36家
國家電網直屬單位有36家:國網國際發展有限公司、魯能集團有限公司(都城偉業集團有限公司)、南瑞集團有限公司(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國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工程管理分公司)、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國網新源水電有限公司)、國網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國網物資有限公司、英大傳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國網節能服務有限公司、國網中興有限公司、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平高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運行分公司、國家電網公司直流建設分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交流建設分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客戶服務中心、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國網能源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國家電網管理學院(中共國家電網公司黨校)、國家電網公司高級培訓中心、國網技術學院(國家電網公司團校)、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英大泰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英大長安保險經紀集團有限公司、英大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英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國網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底,國家電網旗下一共有公司84家。其所屬各級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有9家,分別為國電南瑞(600406)、許繼電氣(000400)、置信電氣(600517)、平高電氣(600312)、廣宇發展(000537)、明星電力(600101)、涪陵電力(600452)、岷江水電(600131)和西昌電力(600505)。
2016年,國家電網投入科技研發費69.21 億元,申請專利20853項,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9項,中國電力科學技術獎54項,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60項,累計獲中國電力科學技術獎632項。
電改釋放紅利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是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電力市場體系,還原電力商品屬性,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因此,國家電網按照國家發改委和地方政府批復,全面建成國家級電力交易中心和27家省級電力交易中心,撤銷內設交易部門,實現交易機構公司化相對獨立運作。
市場主體注冊全面實現“一地注冊、信息共享”,目前已注冊各類市場主體近4.5萬家,其中注冊售電公司1700家。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市場管理委員會制度體系逐步完善,市場各方協商議事機制初步建立。
據統計,2017年1-8月,完成市場化交易電量70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其中省內市場交易電量55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6%,省間市場交易電量15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37%,有效促進能源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
減少用戶支出700億
此外,國家電網通過嚴格執行批復的省級輸配電價和國家價費政策,用戶用能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取消電價中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年降低工商業用戶電費280億元;取消電鐵還貸電價讓利52億元;改革后的輸配電價為用戶節省年電費支出超過178億元;年度直接交易電量規模擴大,預計降低用戶用能成本180億元以上。2017年全年預計可減少用戶支出700億左右。
開源節流
提高經營績效,當大力增收節支。在節流方面,國家電網改進工程項目投資預算管理制度,年節約資金400億元;全面提升標準成本管理水平,年節約生產運營成本100億元。在開源方面,國家電網積極發展“互聯網+”業務,加快電力客戶繳費、能源B2B等業務發展。在此基礎上,國家電網2016年負債率降低到55.9%,在世界500強同業中處于最優水平。
此外,國家電網堅持集約化、扁平化、專業化方向,深化內部重組整合,全力推進瘦身健體。截至2017年8月,完成390家縣公司“子改分”,各級存量法人戶數共計減少437戶,電網業務基本實現兩級法人、三級管理。
據國家電網表示,2017年11月底前將全面完成國家電網公司及33家二級單位公司制改革,為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轉變公司發展方式奠定堅實基礎。
結構調整激發效益活力
綠色經濟的崛起,為電網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優化業務布局提供了明確方向。
近年來,國家電網瞄準新能源、互聯網+等新興業務板塊持續發力,企業經濟效益持續釋放強勁活力。
國家電網通過打造智慧車聯網平臺,已建成“六縱六橫兩環”高速公路快速充電網絡,覆蓋高速公路1.6萬公里、16個省的121個城市。此外,企業推動“互聯網+充電設施”建設,建成全球規模最大,集充電服務、資源監控、信息共享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車聯網平臺,累計接入充電樁超過16.7萬個,占全國公共充電樁數量的80%,為100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充電服務。目前,由國家電網主導制定的我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標準體系,與美國、德國、日本并列為世界四大標準體系。
“一帶一路”加速國際化
近年來,通過投資能源基礎設施,國家電網已成功投資運營菲律賓、巴西、意大利、希臘等7個國家和地區的骨干能源網,累計投資156億美元,管理境外資產577億美元。這些項目得到當地政府、社會和電力用戶的好評,目前都保持良好的運營狀況。
與周邊國家開展跨國輸電,國家電網累計建成中俄、中蒙、中吉等10條輸電線路。其中,東北電網通過4回線路與俄羅斯電網相連,輸電能力100萬千瓦,每年向中國送電約40億千瓦時。
此外,國家電網通過商業模式創新,積極以EPC總承包為重點,推動技術、裝備、施工、服務全方位“走出去”。先后承建埃塞俄比亞、印度、波蘭等國家級重點電網項目,累計合同額392億美元,帶動裝備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南網改革沖刺
國家電網不斷深化改革之際,作為輸配電改革的先鋒,南方電網的改革措施亦在穩步落地,并在電改領域出現多個全國第一。
據了解,輸配電改革從深圳在全國率先試點。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出臺了全國首個跨省跨區月度電力交易規則。
截至6月底,廣東電力市場主體、市場化交易電量分別同比增長207.26%、228%;貴州率先組建首個多股東有限公司制的省級電力交易中心、首創電力交易指數;云南在全國首家引入月度雙邊交易模式,“中長期交易為主,日前短期交易為補充”的市場結構進一步優化。
兩網并一網,剪不斷
兩大電網同步深化改革,央企并購重組大幕拉開背景下,有關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兩張網并一網”的言論和爭議卻剪不斷,理還亂。
1、兩張網由來
據了解,現在國家“兩網、五電、兩建”的電力格局是第二次電改的結晶。2002年初期,原國家電力公司拆分為兩張電網、五大發電、四家輔業公司。隨著改革的深入,輔業公司重組為中國電建和中國能建,兩家電網則獨立運營、互相競爭。
這樣的格局在推進電改過程中,發揮了極好的作用。南方電網區域內深圳率先推進輸配電價試點,倒逼全國范圍內改革推進。國家電網區域內其他省份先后加入改革示范,兩者之間亦形成對標管理的態勢。
不過,隨著電力事業的發展,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區域性分割,對于特高壓電網的規劃、設計與分布,新能源的調度和資源的有效利用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逐步推到到前臺。
2、合并提案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臺盟北京市委主委蔡國雄先生曾發起“提案征集”,建議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合并,以適應市場形勢。此建議一出,引發行業內極大關注,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
如下是蔡國雄先生的提案全文:
1、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合并的提案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為了適應改革的需要,電網的管理分解成了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兩大公司。從當時的電力系統改革的目的,促進市場化的競爭等要求,兩大電網公司的成立,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我國電網體制的改革。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當時兩大電網公司成立之初,我國的特高壓電網正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兩大電網的形成,并沒有對特高壓的發展,造成明顯的影響。而時至今天,跨地域跨南北的多橫多縱特高壓電網,開始遍布全國。而如今大家更加意識到,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區域性分割,對于特高壓電網的規劃、設計與分布,新能源的調度和資源的有效利用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兩大電網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有著當時改革的需求和特高壓電網還不十分成熟的歷史原因。而到了今天,特高壓電網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要求國企能夠更好的適應當前的市場形勢。
此前,我國政府推動高鐵企業南車和北車合并,也是由于我國要跨出國門的國際市場需求。同樣的隨著能源互聯網的逐漸形成。跨區域跨國界的特高壓電網的形成也是歷史的趨勢。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國家企業的組織形式和運作方式,應該適應技術的發展,適應國際國內的能源發展趨勢和電力工業的發展趨勢。特別是要考慮到什么樣的組織機構和形式才能更好的地適應特高壓電網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和由此帶來的發展機遇。
在特高壓電網快速發展的今天,在進一步規劃我國的特高壓藍圖時,我們不能不注意到,由于兩個國家級的電網,在地域上互相不重疊,在發展和規劃當中更多考慮本公司管轄區域的發展,并且避免管理區域上的干涉。這樣的規劃方式,嚴重地影響了我國特高壓發展和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為了我國特高壓電網的健康發展,在行政層次的規劃當中,應該積極考慮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合并問題。在行政管理方面,營造合理的適宜特高壓發展的管理體制。
本文是全國政協的提案,而非電網體制合理性的調研報告。并沒有詳細地羅列和論證兩個國家性的電網分開運作和形成一個公司體制下的合理性問題。本提案更多的是考慮了特高壓電網在我國發展時的規劃和運作時的合理性。并認為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合并成為一個國家級的公司,將更有利于我國發展特高壓技術和發展特高壓電網。
走近南網
據了解,南方電網現有轄區為廣東、廣西、貴州、云南、海南五省,國家電網轄區為除前述地區以外的所有其他省、市、自治區。
2015-2017財富500強榜單顯示,2017年南方電網以712.415億美元營收和23. 298億美元利潤排名第100位,2016年以746.969億美元營收和22.225億美元利潤排在第95位,2015年以766.62億美元營收和17.033億美元利潤排名第113位。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顯示,南方電網以4732.81億元人民幣營收排名第20位。
1、南網簡介
根據國務院《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南方電網于2002年12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并開始運作。公司屬中央管理,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公司供電區域為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和海南,負責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南方區域電網,經營相關的輸配電業務,參與投資、建設和經營相關的跨區域輸變電和聯網工程;從事電力購銷業務,負責電力交易與調度;從事國內外投融資業務;自主開展外貿流通經營、國際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和對外勞務合作等業務。
公司總部設有22個部門,下設總部后勤管理中心、年金中心2個直屬機構,超高壓公司、調峰調頻公司、南網培訓中心(南網黨校、南網干部學院)3家分公司;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電網公司,廣州、深圳供電局、南網國際公司、鼎信科技公司、鼎元資產公司、南網物資公司、資本控股公司、南網能經院13家全資子公司;南網科研院、南網能源公司、南網財務公司、鼎和保險公司、南網傳媒公司、廣州電力交易中心6家控股子公司。職工總數30萬人。
南方電網覆蓋五省區、緊密聯接港澳,并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多點相連。供電面積100萬平方公里,供電人口2.3億人,供電客戶7961萬戶。2016年全網統調最高負荷1.47億千瓦,同比增長4.1%;全社會用電量10012億千瓦時,增長4.0%。
2、南網基本情況
南方電網東西跨度近2000公里,網內擁有水、煤、核、抽水蓄能、油、氣、風力等多種電源,截至2016年底,全網總裝機容量2.95億千瓦(其中火電1.50億千瓦、水電1.13億千瓦、核電1285萬千瓦、風電1468萬千瓦,分別占50.8%、38.4%、4.4%、5.0%);11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9.1億千伏安,輸電線路總長度21萬公里。2016年底全網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發電量占比49.7%、50.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南方電網交直流混合運行,遠距離、大容量、超高壓輸電,安全穩定特性復雜,駕馭難度大,科技含量高;公司在電網安全穩定與控制技術、電網經濟運行技術、設備集成應用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國際先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其中“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成套設計自主化技術開發與工程實踐”榮獲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標志著南方電網在超高壓輸電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南方電網是西電東送規模最大、社會綜合效益最好、發展后勁最強的電網。目前西電東送已經形成“八條交流、九條直流”(500千伏天廣交流四回,貴廣交流四回;±500千伏天廣直流、三廣直流、金中直流各一回,溪洛渡送廣東直流兩回,貴廣直流兩回,±800千伏云廣特高壓直流、糯扎渡送廣東特高壓直流各一回)17條500千伏及以上大通道,送電規模超過3950萬千瓦。
南方電網是國內率先“走出去”的電網。作為國務院確定的大湄公河次區域電力合作中方執行單位,公司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堅持立足周邊、立足主業,加強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港澳地區的電力合作。截至2016年底,公司累計向越南送電330億千瓦時,向老撾送電11億千瓦時,從緬甸進口電量139億千瓦時。2016年,通過南方電網向香港的送電量占其用電量的27%;向澳門的送電量占其用電量的83%。
3、南網關鍵數據
2016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南方電網總資產為6891億美元,售電量為8297億千瓦時。
據初步查詢,南方電網實際控有上市公司文山電力(600995),其持股比例為30.66%,國家電網持股26.40%,也在大股東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