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波羅的海地區的海上風電容量在1吉瓦左右,預計在2030年前還將新增3.3吉瓦。但事實上,這里的海上風電市場還可能擁有更大潛力。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地理位置正所謂“近水樓臺”,那么他們風電發展的情況到底如何呢?今年早些時候,兩家愛沙尼亞企業擬在愛沙尼亞東北部馬斯塔尼亞村一處廢棄頁巖油礦建造風力發電廠,該發電廠有85個機組,預計投資4.25億~5.1億歐元。
據企業負責人透露,計劃分若干階段在威爾娃若地區建成風力發電站,第一步在馬斯塔尼亞村建廠,第二步是在阿尤維阿村建廠。發電站并網容量達1000兆瓦,據開發商介紹,發電站完工后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陸地風力發電廠之一。
立陶宛國土面積較小,自然資源相對匱乏,國內所需石油、天然氣基本都從俄羅斯進口,能源供給來源單一,為保證國家能 源安全,立陶宛力爭于2020年前實現23%的能源供應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其中生物質發電和風力發電占電力供應的20%。根據立陶宛LITGRID公司發布的數據,2015年立陶宛發電總量為3.271太瓦,其中風力發電量達到806.3吉瓦,占比24.6%。目前,立陶宛境內共有21個風電場,125臺小功率風力發電站,總功率達成432兆瓦。
相比于愛沙尼亞和立陶宛對風能開發的推動力度,拉脫維亞在推廣風能方面目前大大落后于歐洲其他國家甚至鄰國。根據世界風能協會的最新報告,2016年拉脫維亞風電裝機容量在68兆瓦,排名世界第六十二位,而其前一年排世界第五十九位。危地馬拉、瑞士和牙買加在風能生產方面已超過拉脫維亞。風能協會董事會成員湯姆斯說:“去年愛沙尼亞的風電生產能力為310兆瓦,立陶宛是493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