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島風力資源豐富,從陸上到近海,到處都有“捕風者”。
在舟山本島的馬目山上,30臺大風車日夜不停轉動,這里是舟山本島上最大的岑港風電場,在舟山本島東北部的衢山島上,48臺聳立的風力發電機也正迎風轉動。
不久后,舟山“捕風”的主戰場將從陸地轉移到海上。位于舟山本島的25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已經獲得政府相關部門批準,另外三個海上風電場也計劃在岱山島建起。
世界第一個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浙江舟山±20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將讓這些隔海相望的海島緊密相連。
為海島供電,為什么非要用柔性直流
在海島供電方案里,柔性直流技術優勢明顯。
由于受海島地理條件限制,舟山各島嶼呈鏈式分布,有些小島上沒有條件興建大型發電廠。“受條件限制,舟山群島的網架容量小,承載不了大量風電的接入。”浙江舟山電力局海洋輸電研究中心鄭新龍說,“就好比一個小水池,倒一杯水可能也會濺起水花,更不要說一場場陣雨了。”
柔性直流技術能讓舟山這個小水池,多一道攔水壩。在新能源接納方面,柔性直流技術的靈活性更強,對沖擊負荷的承受能力更大,用電質量與可靠性更明顯。鄭新龍介紹說:“柔性直流技術能通過對風電進行全方位控制,使風力發電的間歇性特點不會擾亂電網,這就像是給小水池裝了一個攔水壩,能減少水的波動。”
“柔性”一詞來源于英文Flexible,表示應用先進的電力電子技術為電網提供靈活的控制手段。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曹冬明介紹,多端柔性直流輸電系統能顯著提高風電場的發電量和設備利用率,“并且可以增加風電場的低電壓穿越能力30%以上。這無疑大大提升了風電場運行的經濟效益”。
此外,諸如島上電能供給不充足的泗礁等島嶼,需要舟山本島的電能傳輸過來,但由于相距較遠,輸電的經濟性問題尤為突出。島嶼間電氣連接要敷設海底電纜,而在長距離電纜線路輸電中,交流電纜越長,電能損耗越高,輸送的有效電能越少。鄭新龍打了個比方:“這就像在鍋爐燒好的開水,沿著管子往外送,管子越長,水的溫度越低,末端用戶就用不上熱水了。而柔性直流電纜則相當于一根保溫管,從鍋爐到末端用戶,水溫都是恒定的,末端用戶也能正常使用熱水。”
與傳統直流相比,柔性直流有何不同
談到柔性直流技術與普通直流技術的區別時,鄭新龍比喻道:“洗澡的時候既需要熱水,也需要適當的冷水進行調配,靈活地調節兩個水管的比例是關鍵,柔性直流技術與普通直流的靈活性區別也就在此。”鄭新龍接著解釋,將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比作淋浴房中的熱水管和冷水管,兩者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常規直流就只能控制熱水管,冷水管只能固定地進水;柔性直流,可以自如地調解冷水和熱水的流向、水量、比例等,靈活性大幅提升。靈活性的增強,可對穩定風電場頻率與電壓起到積極作用。
柔性直流技術較強的經濟性,也為其增色不少。“在容量為1萬至100萬千瓦的部分場合下,尤其是對于離岸較遠的海上風電場內部互聯來說,相比于常規直流輸電,它可節約投資10%以上。”曹冬明告訴記者,常規直流輸電工程海上平臺的體積和在極端環境下施工的復雜程度要大得多,而柔性直流換流站的占地面積僅為前者的一半左右。
柔性直流技術相比常規直流技術的經濟性優勢還體現在為孤島供電上。如果泗礁島上缺電了,需要上海傳輸一部分電能,若使用常規直流技術,傳輸過程就好比輪船貨運,需要泗礁島建設一個碼頭并配備一個燈塔,來讓貨物(電能)順利下岸。也就是說,必須要在泗礁島上配備發電機組之類的電源點并進行站間通信。但柔性直流輸電系統就無需配套發電機組,只需設備啟動的電源即可,也省去了傳統的站間通信。
連接多海島,綠電如何在島嶼間流動
將舟山本島、岱山、衢山、洋山和泗礁五島建立電氣連接,實現多個海上風電場同時接入和電力輸送,是建設舟山±20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的目的所在。
所謂“多端”,是相對于兩端而言的。曹冬明說,常規的兩端直流僅能實現點對點的直流功率傳送,兩端直流在我國大電網戰略實施中,充分發揮了大容量、遠距離輸電的優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要想實現多個風電場向多個海島供電,就要在“兩端”的基礎上發展“多端”,實現多個電源區域向多個負荷中心供電。鄭新龍說:“如果想讓岱山的電來到泗礁和衢山,只需要將風電接入岱山的換流站,岱山的海上風電就能穿越東海,來到這兩個島上,與島上的交流供電系統相連后,電能即可輸送到海島上的居民家。”
風電能穩定地接入電網,并能靈活流動,這對風電資源豐富的舟山來說意義重大。有了多端直流輸電網絡,舟山主要島嶼間的電氣聯系大大增強,電網更加堅固,為風電等新能源開發將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