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晶硅價格呈“√”走勢
2017年我國多晶硅全年均價為13.50萬元/噸,同比小幅上漲5.6%。全年多晶硅價格呈現“√”走勢,最高點和最低點都高于2016年,周均價從1月初的14.00萬元/噸,上漲到2月底的14.27萬元/噸,漲幅為1.9%,隨后斷崖式下跌至4月中的全年低點10.85萬元/噸,跌幅達到24.0%,觸底反彈后一路回升至12月底的15.28元/噸,漲幅達到40.8%。
關于2018年價格預測:預計春節前受假期物流影響有一波備貨刺激需求,故1-2月份多晶硅價格仍有支撐,節后初期因政策刺激尚不明朗,下游或采取觀望態度,需求收縮將導致價格些許回落,后期隨著“630”補貼調整節點將至,引發新一波搶裝潮,多晶硅價格將觸底反彈。下半年陸續將有10萬噸/年左右的新增產能釋放,形成供應壓力,但終端需求或將因年底前第二次搶裝潮而延續旺盛需求,因此2018年多晶硅價格將很有可能再現2017年價格走勢。
二、國內供應足量增長
截止2017年底,國內在產多晶硅企業由2016年底的17家增加至22家,有效產能共計27.6萬噸/年,同比增加31.4%,較2016年凈增6.6萬噸/年,2017年國內多晶硅產能增加6.6萬噸/年,新增產能包括新建企業釋放產能(東方希望1.5萬噸/年、江蘇康博1萬噸/年、河南恒星5000噸/年、鄂爾多斯2400噸/年、寧夏東夢1000噸/年)以及現有企業技改優化產能(新特能源1.4萬噸/年、新疆大全8000噸/年、四川永祥5000噸/年、洛陽中硅3000噸/年、內蒙盾安2000噸/年、陜西天宏1000噸/年)等。截止2017年底,超過萬噸級產能的中國多晶硅企業達到10家,分別為江蘇中能(7.4萬噸/年)、新疆特變(3.6萬噸/年)、大全新能源(2萬噸/年)、四川永祥(2萬噸/年)、洛陽中硅(1.8萬噸/年)、亞洲硅業(1.5萬噸/年)、東方希望(1.5萬噸/年)、江西賽維(1萬噸/年)、內蒙盾安(1萬噸/年)、江蘇康博(1萬噸/年),這10家企業的產能占據國內總產能的77.4%,2017年全年產量占比達到82.6%。
2017年國內多晶硅產量達到24萬噸,同比大幅增加23.1%,較2015年更是增長42.0%。分季度產量數據來看:1季度產量5.75萬噸、2季度產量6.05萬噸、3季度產量6.04萬噸、4季度產量6.19萬噸。在國內各大廠商檢修集中的下半年,產量都比上半年高出3.6%,一方面與終端需求的刺激有關,非檢修企業都開足馬力保供應,另一方面是東方希望、江蘇康博、河南恒星、鄂爾多斯等新興企業達產后產能在下半年逐漸釋放。
根據最近統計情況看,按企業規劃統計2018年多晶硅產能新增量將達到15.7萬噸/年,其中11.9萬噸/年在下半年釋放,故2018上半年實際新增量來自于2017年年底投產企業產能釋放量,即天宏瑞科1.9萬噸/年、鄂爾多斯8000噸/年以及內蒙東立6000噸/年在2018年上半年達產,到2018年中,月產量預計在2.2-2.3萬噸/月。根據各企業投產及達產計劃估算,2018年上半年國內多晶硅產量大約在14萬噸,同比增加18.6%,全年產量將達到30.3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6.3%。
三、終端需求爆發
2017年一季度末由于受光伏政策不明朗影響,光伏需求驟減導致多晶硅價格懸崖式下跌,但隨后在“630”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下,從4月中旬開始需求逐漸回暖直至火熱,2017年中國的光伏裝機量首次突破50GW,其中分布式安裝是2017年中國整個光伏市場最大的亮點,同比增幅高達400%。在2017年下半年各大企業輪番進行檢修的同時,需求爆發式增長,因此供應略顯不足。
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7年12月19日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相對來說明年上半年政策對地面電站安裝的刺激略大于分布式,但隨著電站成本的不斷下降,補貼下調成必然,且本次電價調幅基本符合預期,加之國家金融政策的支持,分布式與地面電站裝機規模受影響有限。另外光伏扶貧項目補貼標準保持不變,也是國家為建立另一光伏裝機重要組成的途徑,這都無疑對明年的終端需求形成刺激因素,因此預計2018年國內光伏裝機容量在經歷2017年歷史高點后,2018年安裝量至少與2017年持平,同樣大約在50GW左右,樂觀預計將在54GW。
四、總結
2017年國內外多晶硅市場均價高于2016年,整體呈現“終端需求爆發、供應足量增長”的態勢,故全年供應略小于需求。2018年根據多晶硅產能釋放節點及國家政策對下游光伏需求的影響來看,預計整體供需基本平衡,但從單晶供需角度來看,單晶硅片產能的擴張速度遠高于國內可供單晶用料的多晶產能增速,因此在硅料企業突破現有技術瓶頸之前,2018年國內單晶用料供需將出現階段性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