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從韓國電池企業如何在歐洲和美國車用鋰電池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做一些跟蹤和匯總,對比韓國與日本電池企業的策略差異,探討未來隨著歐美車企自身深度參與鋰電池單體制造以后相應的市場變化。
同時,本文還將探討電池企業在乘用車電氣化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這些困難也是未來中國電池企業從高補貼刺激中抽身時,電動汽車企業和電池企業要面對的共同難題,成本下降和持續投入是非常磨練人的,有市場的地方就有競爭,以下我們通過LG化學、三星SDI和SK三家韓國企業,看看車用電池行業的歷史和未來。
韓國電池企業的總體特點是:
在動力電池領域耕耘時間比較久,都與歐美車企取得了長期的合作。
總體利潤一直壓在一個很低的幅度,都在慢慢積蓄實力。
在多元化前提下,都把(動力)電池業務作為戰略發展的業務來對待。
由于本國市場狹窄,韓國動力電池企業都著力深耕歐洲、美國和中國市場,采用的實際戰術是通過長期的低利潤和核心技術培植,來與歐美車企進行深度戰略合作。
圖1主要市場未來的電動乘用車發展預測
LG化學1998年正式開始研發鋰離子電池,1999年實現量產,發展時間晚于日本廠商。2009年,LG化學與韓國現代起亞合作,首次將自家生產的鋰離子電池應用于商用混合動力車。
LG化學是以化學品和材料為基礎的電池公司,經過數十年的深入研究、建立配料和發展化學品的經驗,利用核心專業知識讓電池技術漸進發展。電池的關鍵因素是材料,在材料領域獲得競爭力,有助于規模化和降低成本,LG化學還對材料特性進行持續改善,形成了規模經濟效應。
如下圖所示,LG化學先后在各個地方建立了工廠和辦事處。
圖2LG化學的全球工廠設施
通過以下圖表可以看到各個區域工廠的運營情況,LG化學在與車企打交道的過程中,處于持續投入且持續燒錢的狀態中。LG化學南京的損失有點慘,不過這也是有特殊的原因,我們下面逐個來分析。
表1LG化學各個工廠的運行情況
1)韓國HLGreenPowerCo:
現代摩比斯(HyundaiMobisCo.)近日宣布,現代摩比斯和LG化學合資建立了車用鋰電池合資公司,分別控股51%和49%。從資產一欄中,我們就能看到兩家股東持續投入,現在資產達1.39億美金。仔細看細節,從2011年開始,LG化學為現代一共開發了三代HEV電池系統;一代PHEV電池和一代BEV的電池系統,合資企業總共盈利509萬美金,LG化學是通過薄利來維持本國車企的生意。
圖3LG化學與現代的合作基本看不到利潤
2)美國LG化學工廠和子公司CPI
2007年,LG化學通過子公司CompactPowerInc獲取一定的工程制造能力,也贏得了通用Volt的項目(2008年進行篩選),然后做出決定在美國密西根投資工廠運營,仔細看這兩個實體的運營情況:
初期是通過子公司CPI來進行運營的,由于太樂觀地估計了這個市場,使得之前在密西根的工廠投資計劃受到困擾
隨著后續Volt、Spark、Focus持續推出,整個電池工廠的供給開始充滿活力
2017年,BoltEV這個60度版本的產品續航提高,LG電池出貨量和銷售額都持續增長
從這個趨勢來看,LG化學在美國的業務是相對健康的,也邁入了一個相對正常的軌道,不過這么多年,LG化學在美國這兩個實體也只掙了297億韓元(2700萬美金)。
圖4LG化學在美國的兩個實體的情況
表2LG化學在美國供應的三大美國汽車公司情況
2017年總體看下來,大容量的純電動乘用車,在與車企協議分解成本條件下,總體的產能爬升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圖5 2017年LG化學美國市場的動力電池出貨量
3)歐洲的工廠LG化學ChemWroclawEnergySp.zo.o
LG化學日前在波蘭開工建設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工廠,這是LG化學位于歐洲的首個大規模電動汽車鋰電池生產基地,建成后將大大提高LG化學在歐洲的生產能力,鞏固LG化學在全球電動汽車鋰電池市場的領先地位。
LG化學在波蘭西南部城市弗羅茨瓦夫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工廠占地面積達4.13萬米,投資規模為3.87億美金。LG化學的之前主要客戶主要是雷諾(ZOE項目)、Volvo(V60和SPA平臺),還有奧迪(Audi)的一個項目。
表3LG化學與歐洲車企的合作情況
如下圖所示,工廠電池的出貨量完全由大容量的純電動乘用車直接推動。
圖6 2017年歐洲市場LG化學的供應情況
在德國車企推動大容量(80Kwh)以上電池的過程中,整個電池量的供應也就非常關鍵,因此LG化學需要直接在距離需求方較近的地方提前布局。
圖7在歐洲持續的需求將是LG化學的持續動力
最后從整體來看LG化學在電池領域業務的數字,從下圖來看可能比較準確,我們可以對比其動力電池在整個業務的構成,隨著出貨量的增加,比重也持續提升,到2017年已經到達3Gwh以上。
圖8Bloomberg中有關動力電池業務的收入和出貨量的描述
LG化學在電池材料科學方面擁有超過400名工程師,技術高手云集,使得LG化學能夠通過更好的材料工程來提高電池容量和壽命,以及建立有效的容量窗口,同時不降低電池性能。從技術路徑來看,LG化學的電芯在HEV、PHEV和EV上都有推進。與車企長期在PHEV合作之后,在EV電池領域有很大的跳躍式的應用,尤其是在三元領域應用較快。
圖9NCM和IP的情況
目前整個乘用車EV電池領域的主要目標是將推動成本的降低。電池的成本結構,制造方面并不占很大比重,大約60%的成本都涉及到材料,而電池制造商的材料成本主要是采購材料,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規模化和材料性能特征的影響。降成本的有效措施,主要是減少凈材料成本,通過更好的設計、定制調整材料屬性等等。
在資源端,LG化學向Kemco公司投資10億韓元(約合89.7萬美元),獲得了后者10%的股份。Kemco是韓國的硫酸鎳(nickelsulfate)供應商,LG化學旨在借該筆投資來獲得穩定的供貨,因為硫酸鎳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材料。
澳大利亞鋰礦企業PilbaraMinerals(在澳大利亞西部資源豐富的Pilbara地區開發PiLG化學angoora鋰鉭礦)與韓國企業(包括LG化學)在韓國合資建造鋰加工廠,擬建設的加工廠投資3.09億美元,年產能高達30,000噸氫氧化鋰,計劃于2020年1月投產。
加之以前在包括材料、電芯、電池系統甚至是動力總成系統的持續投入與深耕,LG化學整個大集團的戰略優勢進行了系統性的儲備,未來其在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力非常值得關注。
小結:
通過LG化學與外部車企的合作發展歷程,可以發現,選擇合適的持續供貨量和成本的平衡點,是電池企業非常重要的生命線。在外部沒有大量輸血的條件下,如何在未來的市場和技術變化條件下活得更好,則是動力電池企業下一個五年持續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