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電市場開放兩年以來,企業或入局,或出局,或盈利,或虧損,開啟了一場硝煙滾滾的叢林爭斗戰。
(本文來自:能源雜志 ID:energymagazine 作者:余娜 徐沛宇)
我們公司去年年底成立,6月份第一次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沒買到電量,賠了180萬,7月份第二次交易,又賠了幾十萬。”7月下旬,在北京一場大型論壇上,《能源》記者見到了從山西太原風塵仆仆趕來的張鵬(化名)。
與其他參會人員均為車企與樁企不同的是,張鵬身份稍顯特殊。在擔任山西一家工程造價咨詢公司總經理的職位背后,他還是一家獨立售電公司的法人及創辦者。
“我這家售電公司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怎么生存下來,不求盈利,先保命。”在與張鵬交談的近兩個小時中,其反復提及的便是這句話。
“山西電力市場交易規則被人為地變成了一個‘賣方市場’,造成了電力供給不足的假象;加上發電企業坐在一起‘串謀’價格,而售電公司卻是一盤散沙,還在拼命的搞價格戰,這些都使得發售電雙方根本不在一個對等線上。”張鵬坦言,“堅持還是放棄,我們都會有個取舍。下一步或許考慮,投資充電樁。”
正如張鵬所言,開放不足兩年的售電市場毫無疑問處于發展的原始初級階段,殘酷激烈的叢林爭斗正在全國各地的售電市場強力上演。
作為新電改的最大紅利,時至今日,售電側改革依然是能源行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在經濟下行的整體趨勢下,社會資本期待能夠通過分食售電蛋糕,獲得新的業務增長點。
自2015年以來,機構、行業不斷重復著“新電改有望開啟萬億級市場,售電側放開可能成為本輪改革的最大紅利”等論調。很快,國營、民營、電力、非電力以及一些不明身份的神秘資本紛紛試水,并形成“蜂擁而上”之勢。
從這一年多的售電市場發展來看,一些原本看起來就身強力壯的傳統售電公司,依然按照腳本演繹。我們希冀關注的是,一批不嫻熟電力這個特殊產品市場規則的新生售電公司緣何悄然消亡,或垂死掙扎?與此同時,我們更有興趣了解,一些非傳統售電公司如何在叢林中揚長避短,開辟出自己的求存之路。
“試驗田”窘境
廣東是中國第一次允許售電公司參與電力交易市場的省份。2015年12月29日,廣東省經信委下發《關于2016年電力大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粵經信電力函〔2015〕3137號),要求售電公司采用代理電力用戶購電方式,參與長期協議交易和競爭交易。
2017年以來廣東先后公布四批售電公司目錄企業名單,涉及112家售電公司,截至6月,廣東共有322家售電公司進入市場,數量位居第一。
2016年,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組織了3~5月的三次月度電力競價交易,交易電量達39億千瓦時。其中,第三方售電公司的成交量為28.4億千瓦時。
正是這三次交易,讓售電公司得到超預期的盈利,引發了業內廣泛關注。
在前三次競價交易中,售電公司獲得巨大利益,出乎各方預料,反響強烈。特別是被代理的大用戶深感震驚,紛紛找到售電公司、主管部門、省領導反映情況。業內有意見認為,售電公司而非大用戶獲得了大部分的改革紅利,這與市場改革初衷存在一定差距。
在廣東集中電力交易中,供需雙方的實際對應關系被交易規模限制硬生生隔開,雙方報價均主要圍繞本側其他競爭對手而展開,而實際上,廣東省乃至全國的實際供需情況均為供應大于需求,電源嚴重過剩。
因此廣東經信委及南方監管局設置的交易上限對發電廠的競價策略影響不大,供應側反映了實際的供需情況。而需求側的情況較為特殊,成交規模上限的設置使得需求側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與現實情況相悖,導致需求側需要考慮到成交電量問題,報價策略偏向保守。
由此看來,廣東這種“低買高賣”的交易模式難以持續太久,其他省份出于“發用電有序放開”的考慮,雖然會繼續采取這一模式,但也只是充當一個短期過渡的作用。
“廣東展開競價最早,其交易規模在全國也最高。像去年價差非常大,這源于當時的電力市場環境是供大于求,煤價還沒那么高。但今年的市場環境已然變化,煤價成本居高不下,發電企業的讓利空間也在不斷收窄。無論是出清還是價差,最后價差的范圍將不斷縮小,這是一個大的趨勢。”華創證券能源電力研究員王秀強對《能源》記者分析。
“還應看到,在今年第一季度偏差考核的過程中,廣東有不少企業嚴重虧損,有的甚至一蹶不振。偏差考核作為系統電量平衡的補充手段,是一個創新,但是缺陷也是十分明顯的,甚至是不公平的。”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行業發展與資源節約部副主任薛靜向《能源》記者分析,“要明白,電力具有曲線波動特性,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全年、季度的電力供需總體可以預測,月度會有波動變化,但具體到日、天氣、水情、政策、工業生產、全球物流、國內乃至全球市場等諸多因素都可能會交織影響,出現電力供需突變的情況,而這導致售電公司因此受到考核懲罰,我個人認為屬于市場粗暴行為,規則確實有失偏頗。”
如何彌補曲線的瞬間變換?在其看來,現貨市場是關鍵。
“有人說‘沒現貨,不市場’,道理是對的,但現貨市場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培育過程。中國現在確實不具備全面、全方位開展現貨交易。”薛靜補充道,“因此,今年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能否啟動以及擴大現貨交易試點。”
除廣東,貴州也是擁有全國最早一批新興民營售電公司的省份。在中發9號文出臺前的2015年2月,貴州就成立了全國首個電力交易中心,成為全國首批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然而,僅僅兩年時間,這批最早進入售電試驗田的民營售電公司,越來越多出現了沮喪的情緒。
“現實很尷尬,未來仍有曙光,只是不知道曙光何時到來。”一家貴州的大型民營售電公司負責人李革(化名)的這句話代表了很多與其類似處境人士的心聲。李革盡管沮喪,但仍在積極開拓市場、堅守陣地;而貴州的不少獨立售電公司則開始尋求轉讓,考慮退出售電市場了。
問題出在了哪里?李革認為,這與貴州電力交易中心由南方電網一家獨大的股權設置有關。“交易中心平臺對我們總是時不時地制造一些障礙,讓民營售電公司交易困難。”李革忿忿不平地說,“再這么下去,我看這場售電改革的試驗田就要荒廢了。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強對電力交易中心的監管,不能放任其一家獨大。”
關于電力交易中心的股權博弈,《能源》記者曾在去年的11月刊進行過詳細梳理。然而,時至今日,多數省份電力交易中心管委會仍形同虛設,并未發揮實質功效。
“售電側改革‘吃螃蟹’的性質有點像當年改革開放,國家領導人在深圳畫個圈以后,吸引了一批社會資本、民間創業者蜂擁而至,探索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模式。”薛靜說,“通過現行的廣東、貴州、云南、內蒙等地電力交易試點,也讓其他省份入圍者看到,原來搞售電不僅有紅利釋放,也有虧損的風險存在。”
獨立售電涌入
2015年1月,全國首家售電公司——深圳市深電能售電有限公司注冊成立。
作為全國首家工商注冊的售電公司,“深電能”注冊資金2億,主要股東為深圳市國電能投資合伙企業、比亞迪和科陸電子。
值得關注的是,被稱為“中國首家售電公司”的“深電能”法人代表江克宜,曾是深圳市供電局羅湖供電分局局長。其不僅是輸配售電環節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專家,在電力營銷方面也有較深研究,甚至還擁有新能源業務背景。
作為一家民營獨立售電公司,“深電能”在廣東前幾輪集中競價中表現出色,與管理者專業的能力可說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非發電企業背景、不擁有配電網經營權、僅開展向用電客戶售電業務的民營售電公司,一般較積極主動。以廣東省為例,在已成立的售電公司中民營企業占到近七成。”上能電力集團有限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從業人員向《能源》記者分析,“他們一般業務模式簡單,通過在電力交易市場中購買電量,出售給用電客戶,賺取利潤。”
“也應看到,由于同質化競爭,易出現低價惡性競爭局面。加上客戶忠誠度低,流失現象普遍嚴重。”該人士透露。
購電報價策略,直接決定了售電主體的利潤空間。每度電獲利空間僅2厘、電力賣價低于進價,從已推行售電公司入市的部分省份實踐來看,“打價格戰”現象并不罕見。
“售電公司有點兒像房屋中介,沒啥核心競爭力,只有靠價格戰。”一位售電公司負責人坦言。
從《能源》記者拿到的山西電力交易市場最新一份《2017年7月月度電力直接交易情況分析》表來看:此次交易參與申報的電力用戶和售電公司共計86家,總申報電量29.24億千瓦時,最低申報價格256.4元/兆瓦時,最高申報價格320.5元/兆瓦時;成交的電力用戶(含售電公司)最低申報價310.58元/兆瓦時(含310.58元/兆瓦時),低于此報價的6家售電公司和15家獨立電力用戶未成交。而發電企業的申報價多集中在294元/兆瓦時左右,占比超過95%。
“6月差一點點就成交了,差了不到半厘。”談及上個月在電力市場因報價的失利而錯失買電的契機,張鵬顯得很無奈。“從報價來看,售電公司肯定不知道底牌,但可以看到發電企業上個月報價多集中在294元/兆瓦時,占比超過95%,這很明顯,應該是發電廠坐在一起商量出的價格。”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會同省反壟斷局約談山西省電力行業協會和省八大發電集團,擬對行協罰款50萬元,對51家發電企業罰款約1.8億元,被稱為“全國電力價格壟斷第一案”。
與此同時,隨著各地直接交易規模的不斷擴大,發電企業屢次被當地用戶爆出在市場競爭中串謀以形成穩定而小幅降價,但迄今為止卻鮮有省份給“串謀”或“壟斷”敲下實錘。山西是最早的一例。
“對于售電公司而言,是在過去傳統、封閉的電力系統中增添了一個新的環節,這個環節是最活躍部分,并不斷刺激著發、輸、配、供、需各環節,極有鯰魚作用。這個環節介入,自然也希望獲利,但這個利哪里來?要么發電側騰出空間,要么供電側騰出空間,要么經刺激后系統各環節自身革命減少成本。由此可見,售電環節的出現必然導致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這是一個利益博弈的問題。售電公司夾在其中,可謂四面楚歌。”薛靜分析。
“要明白電力不是普通商品,不是農貿市場里賣的白菜,白菜今天不吃,可以吃蘿卜,電力必須有瞬間平衡關系,供需失衡時沒有庫存調節、沒有其他產品臨時可以替代。”薛靜坦言,“如果一家售電公司僅僅依靠吃差價模式進入市場實現盈利,這肯定是暫時的。因為你沒有能力應變電力供需瞬間失衡局面,也就不能在售電市場掌控自己的盈利能力。要么有電力資源調節能力,要么有用戶負荷資源可調節,這樣的售電公司才能避免在市場吃大虧。”
不過,現階段的獨立售電公司也并不都是悲觀情緒。東旭藍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00040.SZ,下稱東旭藍天)管理層對其售電業務的現狀和未來均表示樂觀。
該公司現擁有河北省永清縣產業園區和易縣經濟開發區82平方公里的項目開發權,其還計劃在華東地區和珠三角地區分別布局一個工業園區的智慧能源項目。“我們在園區里做售電,利用微電網,做到發電、配電、售電一體化。”東旭藍天董事長朱勝利對《能源》記者說。
談起與其他獨立售電公司的不同之處,朱勝利說,如果一家售電公司把自己定義為電力貿易企業,那么一定會命運多舛,從它出生的那天起,其歷史使命就是等待終結的那一天。試想,要從大型發電企業手里拿到低電價,再讓你高價賣給發電企業之前的客戶,這種美事豈能長久?“我們的售電是在園區里面給客戶提供一個能源的解決方案,既供暖供熱,又帶動電力銷售。因此,我們售電公司不是簡單把電從別處批發下來,再零售給用戶,而是在我們自己的工業園區里打造發—配—售電一體化的模式。”
東旭藍天的售電業務從去年開始申請,至今已獲得五張省級電網的售電牌照,目標是20%以上的純利潤。“從現在情況來看,我覺得有很大的概率能夠實現目標。”朱勝利說,“今年只是開始售電業務的第一年,未來隨著我們更多工業園區的落地,我們的售電業務還會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由領航智庫牽頭撰寫的《售電市場建設與商業模式設計研究報告》中,也明確指出:獨立售電公司的優勢在于,在政策尚未完全明朗的改革初期,運行成本更低,財務壓力更小。但由于沒有任何的電力資產,它對購售電的技巧的要求也更高。未來,獨立售電公司的優勢將更多地體現在成熟期的增值業務競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