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筆者看來,Nissan出售AESC股份的舉措,則標志著日本動力電池產業已經徹底喪失了性價比。正如之前筆者在前三章中分析過的,日本的高端鋰電戰略已經跟當前全球鋰電產業發展階段格格不入。
談及當今全球鋰電產業的基本格局,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日韓三足鼎立的戰略局面。至于這個基本戰略格局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全球鋰電基礎研究最強的美國緣何鋰電產業始終沒有發展起來,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讀者就不甚清楚了。而國際鋰電產業格局的發展趨勢,則是很多鋰電同仁們關心的問題。
日本鋰電產業的沒落之路
全球第一塊鋰離子電池是日本SONY公司于1991年首先量產的,這也奠定了日本在全球鋰電產業界的霸主地位。關于鋰電早期的發展歷史,可參看筆者之前的文章“溫故知新”。照理說,美國是全球鋰電基礎研究的先鋒,幾乎所有電極材料都是美國人首先報道或者發明的,但為什么美國沒能首先量產鋰離子電池,并且至今美國鋰電產業乏善可陳呢?
其實,類似美國“為他人做嫁衣裳”的例子不僅僅在鋰電產業,在其它領域也有很多類似的案例。筆者想說的是,美國人有創新精神,有率先產業化的沖勁和成功,但缺乏精雕細鑿將產業完美化的耐心。而鋰電產業恰恰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例子,了解日本人的“匠人精神”的讀者其實不難理解為什么日本一直是國際鋰電產業的標桿,這個問題筆者在下一章將會詳細討論。
鋰電產業自從1991年在日本誕生起,一直到2005年在這15年的時間里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高科技行業(廣義意義上的高科技而非狹義),日本企業也因為對技術和市場的壟斷而獲取了高額利潤。2000年以后隨著鋰電技術向中韓擴散,低端市場逐漸被中韓蠶食,但是這個時期對鋰電產業日本影響并不大。
而到了2005年以后,中端市場也逐漸被韓國侵占,日本鋰電產業的整體利潤快速下滑,導致很多企業相繼出現了經營困難。為了應對這種局面,一方面日本材料和電池企業紛紛到中國投資設廠向中國轉移低端產能,希望能夠降低運營成本。
另一方面日本鋰電界則進行了數次企業并購和重組,電池企業數量減小到了五六家左右。但總體而言成效甚微,日本鋰電產業近幾年頹勢越發明顯,而且呈現不可逆轉之趨勢。在筆者個人認為,這主要因為下面幾個原因:
1)日本企業經營風格普遍保守。為了降低企業制造成本,日本鋰電企業在華設廠普遍比韓國要早,而且在材料和電芯兩方面都有涉及。如三菱化學(MCC)、旭硝子清美化學(AGCSeimiChemical)、宇部興產(UBE)、三井化學(MitsuiChem.)、JFE化學、日立化成(HitachiChem.),SONY和松下等等。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些日本鋰電企業的案例就會發現它們的經營方式普遍保守,比如負極企業只把后端工序放在中國,說白了僅僅為了獲取中國廉價石墨資源而提防技術流入中國。正極企業也僅僅只是轉移一些低端技術和產能而不涉及高端產品和工藝,電芯廠普遍只生產中低端大路貨。
日本鋰電界認為只有這樣才不會造成技術外泄,極端的例子就是日本電池制造設備企業方面從未在華設廠。與此同時,在中國布局的日本企業本土化不夠,與國內企業及產業鏈缺乏深度交流,導致他們的產品定位和價格一般都比較高,只能滿足部分高端需求,而在中低端市場并不受青睞。
在筆者個人看來,這些相對保守的措施并不能有效降低日本企業的運營成本。以日本人普遍保守的心態加上日益惡化且不可逆轉的中日關系,筆者對日本鋰電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并不看好,就連ATL也急于成立CATL與日資背景劃清界限。
2)日本是個很封閉的島國社會,有些經營模式、營銷理念和和思維方式外人很難理解。比如,日本電池廠絕對優先采購本國企業生產的原材料,即使性價比遠不如其它國家的同類產品,這就跟SamsungSDI和LG的全球化原材料采購策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也使得外國原材料企業在日本很難生存,同時日本電池企業自己也無法有效降低成本。另外,由于日本商業流通環節普遍比歐美和中韓多,這就在相當程度上增加了運營成本。這些問題都涉及到日本的傳統文化,幾乎是不可能改變的,雖然在外人看來不可思議。
3)由于歷史的原因,日本鋰電界一向將歐美市場奉為神明,而對龐大的中國市場并不太上心。近幾年中國國內電動汽車市場日益火爆,與韓國鋰電企業在中國市場積極進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幾家日本主流動力電池企業至今并未在中國進行戰略性布局,僅僅只有松下在2016年投資500億日元(27億人民幣)在大連開建動力電池廠(預計2017年建成),而韓國SamsungSDI和LG早在2015就已經投產,足可見日本企業對華心態之奇怪。
在日本鋰電產業茍延殘喘的當下,恐怕只有龐大的中國市場才有可能延緩日本鋰電產業的衰亡周期。令筆者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日本鋰電界對中國市場一直采取漠視的態度,實際上是日本人自己把自己排擠出了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鋰電市場,這其實是nozuonodie最經典的詮釋。
實事求是而言,日本鋰電企業的優勢在于技術領先,這是中韓在短期內難以趕超的。所以對日本企業而言,要想維持生存和發展,就只能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走在韓國企業的前面,在每一項具體技術擴散(被山寨)之前就賺取到足夠的利潤,然后才有資本與韓國企業打價格戰。
但是,現實情況則相當的殘酷,正如筆者在前面兩個章節里分析過的,中韓要趕超鋰電老大日本,根本就不需要在技術創新上超越日本。只要中韓通過山寨+低水平重復建設,讓日本或者歐美公司創新出的技術或者產品收不回創新的成本就足夠了。這樣日本企業就沒有繼續創新下去的動力了,創新速度越來越慢而最后被中韓趕上。
正如筆者在第一章里分析過的,目前鋰電技術正處在一個技術發展緩慢甚至相對停滯的時期。正是因為處在這個比較特殊的時期,面對中韓鋰電產業的高速發展,日本鋰電產業在2010年以后形勢更加艱難,最終導致了2016年SONY被迫出售自己的鋰電業務。
雖然過去幾年由于國際電動汽車市場緩慢啟動,尤其是Tesla的強勁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日本鋰電企業的經營困境,但筆者對日本鋰電產業的長期發展前景仍然持悲觀態度。因為當今的鋰電產業已經步入成熟期,到了成本為王依靠性價比取勝的時代,日本的高端路線在中韓的擠壓下必定更加艱難。關于成本問題對鋰電產業的影響,筆者在第三章已經進行了詳細論述。
2015年,松下宣布關閉北京鋰電池工廠而退數碼電池市場,這意味著日本鋰電產業在中低端應用領域的全面瓦解。另外一件是在高端電動汽車應用領域,作為全球銷量最大的純電動車型日產leaf宣布新一代車型上將使用韓國LG化學的鋰離子動力電池,而不是Nissan和NEC合資成立的AESC。這兩個事件在筆者看來都是對日本鋰電產業衰退最嚴重的警示。
而真正標志著日本鋰電界徹底衰退,則是在2016年下半年SONY以區區11億人民幣將其鋰電事業部賤賣給日本春田制作所,以及2017年6月日產Nissan將其所持有的AESC的51%股份以10億美元出售給中國金沙江資本。SONY的衰敗固然與其過度專注在3C領域而忽視了動力電池的發展戰略失誤有直接關系,但是如果我們放在國際鋰電產業的大背景之下,SONY的敗局實際上是日本整個鋰電產業衰退的縮影。
在筆者看來,Nissan出售AESC股份的舉措,則標志著日本動力電池產業已經徹底喪失了性價比。正如之前筆者在前三章中分析過的,日本的高端鋰電戰略已經跟當前全球鋰電產業發展階段格格不入。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從2005年開始日本鋰電的國際市場份額就在不斷下降,2016年日本鋰電的全球市場份額已經下降到了15%左右,其衰退速度之快令人震驚。如果我們站在經濟全球化的角度,日本鋰電產業當前困境實際上標志著引領一個時代浪潮和發展方向的日本制造企業競爭力正在快速衰退,而中國經濟的飛速崛起則無疑加速了這一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