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受到“光伏領跑者計劃”及首批光伏扶貧指標下發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刺激,我國光伏市場全面爆發。據光伏行業協會(CPIA)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達到34.54GW,連續四年位居全球第一。步入2017年,光伏行業協會預計,中國光伏市場或將呈現先緊后松的態勢,新增裝機可能在20-30GW區間內。
在這一市場預判下,堅守盈利目標、通過技術攻關全面推進降本增效成為了我國光伏企業必須應對的一大課題。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單晶技術憑借完整的晶體結構、較高的發電效率以及PERC等高效技術的助陣,一度被部分業內人士視為拉動光伏發電效率提升、助力平價上網的高效技術解決方案之一。
然而,相較于目前國內的“高效”市場規模,單晶產能尚不足以滿足需求。初步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單晶組件產能約15GW,多晶硅組件產能約55GW。2016年領跑者項目中,有3個裝機規模共計2GW的項目明確要求今年“6·30”前具備并網條件,一季度已經開始集中供貨,其他幾個領跑者項目也將陸續供貨。同時,領跑者效應逐漸凸顯,不少地方的光伏電站項目也使用領跑者標準作為供應商的選擇標準,高效組件成為各業主的首選。短期之內,單晶組件產能有限,擴產產能短期之內無法釋放,單晶組件供需失衡,價格上漲。因此,有專家認為國內高效單晶組件陷入了有價無市的窘境。
而隨著高效多晶技術的發展,多晶組件在成本增加很有限的前提下,效率則呈現穩步提升,可完全滿足市場對高效產品的迫切需求。更有行業專家指出:“2017年多晶硅擴大的速度將取決于黑硅以及金剛線切割制程的推廣速度。多晶硅有望將再次拉開與單晶硅的價格,憑借高性價比優勢,重新奪回漸失的市場。”
數據顯示,在同等環境條件以及電站主要設備無質量問題的情況下,無論使用何種組件,電站的總發電量是一樣的。使用效率高的組件可以節省土地、支架、線纜等方面的成本,但是在目前多晶組件價格持續走低,單晶組件價格偏高且產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使用單晶組件降低土地、支架、線纜等成本的同時,增加了組件成本,而組件成本遠遠高于降低的成本。單多晶之爭仍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