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16年光伏行業呈現全線走強的格局,然而表現不俗的背后,還是隱藏著風險,高企的資產負債率似乎并沒有得到有效化解。
2016年前三季度,在美上市的主流企業營收都有不錯業績,晶科和天合光能收入為26億美元、25.2億美元、阿特斯為21.8億美元、韓華為18.6億美元。
從各大公司的毛利率來看,仍處于平穩狀態。
去年前三季度中,晶科和天合分別有4982兆瓦和4442.8兆瓦的發貨量,阿特斯和韓華、晶澳都在3343兆瓦~3700兆瓦,屬于第二梯隊。
但是,營收、發貨等數字風光的背后,卻無法忽視資產負債率持續微升的問題。
從2015年第二季度開始,天合光能的資產負債率就在上升中,現已達70.36%,隨后逐步上揚,2016年第三季度突破至76.16%。阿特斯于2016年的三個單季負債率都在81%以上。
昱輝陽光和英利的表現更差。單個季度看,昱輝陽光資產負債率維持在91.44%~92.64%,英利則在去年前三季分別高達127.79%、127.67%和131.37%的負債率。
陽光保險研究部新能源分析師王潤川評價道,光伏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較高不是今天才發生的,以往多年來都不低。對比天合光能和昱輝陽光兩家企業發現,2013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天合光能的資產負債率皆超70%;昱輝陽光在2013年第三季度起至2014年全年的資產負債率維持在90%以上。
上海環順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分析師薛天兵透露,人民幣貶值對于降低負債有一定幫助,以美元方式記債的公司可能會受益,部分公司的財務收益也確實出現了“由虧轉盈”跡象。
人民幣貶值無法大幅緩解光伏公司的負債。之所以其債務長期高位,有幾大因素。
前期發展中,受政府、銀行等力捧,加之上市,光伏公司得以迅速擴張,債務也增加過快。但金融危機之后,各企業并沒有獲得資本市場的重新信賴,再融資陷入困境。當光伏的市場需求由歐洲轉至亞洲后,各主要制造商為了提高市場份額,仍然大舉擴容,只能依賴于融資成本高的方式來做大。
盡管負債高,但主要公司的現金流依然穩定,加上光伏行業有所起色,因此現階段沒有出現大批量繼續倒閉的局面。但高昂的負債依然是壓在各個公司老板心頭的一塊石頭。
哪些企業的“短期、一年內到期的債務”(下稱“短債”)數據已得到部分緩解呢?韓華是其中一個,該公司在與Q cells重組、注資后,短債指標就在下降:2016年前三季度,韓華短債分別為4.5億美元、3.79億美元和4.14億美元。而2015年四個季度,其短債分別在4.61億~6.31億美元。
但受業務擴張影響,部分企業的短債也明顯上升。類似英利這樣資產負債率已攀升至100%以上的企業,想要化解高負債幾乎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