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7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召開發布會,正式對外發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其中關于光伏的設想“(到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000萬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萬千瓦以上,光熱發電500萬千瓦。”,第一次正式明確未來分布式光伏在太陽能發電產業中的主流和支柱地位。而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止至2015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318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只有606萬千瓦。對比新規劃,很容易推斷出2015年后的5年內,分布式光伏擁有超過5394萬千瓦的裝機潛力,每年超過1000萬千瓦的爆發式遞增幅度。
相較于“規劃”,政策側的推進就激進得多了。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發改委內部先后流出過2份《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電價的征求意見函》,無論最后會選用哪套方案,有一點毋庸置疑,“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退坡機制”總將成為事實。電價下調;棄光限電短時間內無法根除;第六批補貼距離到位尚有不少路要走,同時有數據顯示截止至今年上半年補貼資金缺口達到550億元以上,到年底這個數字還將繼續擴大……未來地面電站將遭遇更大危機,而在消納方面擁有天然優勢的分布式光伏將獲得更多地政策性傾斜。
如此,在越來越多的人感嘆“分布式的春天真的來了”的同時,更多的人其實在思考“分布式光伏的路究竟要怎么走?”。
退出機制斷檔,分布式“有前景沒出路”
分布式的路要怎么走?到底哪一種模式才是最終正確的那條路?至今沒人說得清。為此,各大光伏企業紛紛出手,組建分布式團隊,開始探索自己的分布式光伏創新模式。大家熟知的天合、晶科、樂葉、協鑫……都有自己的分布式品牌,也建設了不少的分布式項目,然而從產業角度,至今仍沒有哪個模式能夠貫通全局,贏得資本市場的完全支持。
眾所周知,光伏項目的投資金額巨大,分布式光伏也是如此。從資金來源考察,一則由光伏企業自投,然而中國的光伏企業自身的負債率都極高,甚至高過80%,在高負債的壓力下是否能夠支撐分布式項目的海量資金需求不可考,單就融資成本就切斷了許多企業的投資熱情;二則,金融機構投資,由于專業性及其他條件所限缺乏有效地考評項目優劣的手段,不得不只能強調了用電主體的屬性,很多分布式項目在金融機構內部考核被一票否決的原因正是出于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其用電方資質的擔憂……然而無論如何,分布式光伏市場真正的興起離不開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此類資產的認可。
對資本來說,可不可以投資其實歸結為兩個問題:一、分布式光伏至今沒有一套各方都認可的標準化體系,沒有一個準入的標準,;二、整個分布式市場在退出環節斷檔,各方努力游說的重點都放在如何進入分布式光伏,卻沒有一個合適合理的退出機制,畢竟資金方進入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合理利潤,然后安全退出并實現交易,而不是為了永久持有。無論市面上哪種承建模式BT、BOT、TOT、TBT……,最后都有一個“T”即交易或者轉交,任何忽略了這個“T”的模式必然不會受到資本的青睞。從這個角度來說,對資金方而言,分布式電站與房地產類似,資本之所有愿意并且持有房產,是因為房產隨時可以作為硬通貨套現,而這正是目前市面上的分布式光伏產品所不具備的,也就難怪資金方(無論銀行還是基金)不買賬。
不解決“退出”的問題,分布式在資金面前可以說沒有任何分量。
方向有了,路徑有了,分布式光伏路在腳下
眾所周知,資本的逐利性是以優質為前提的,因此對于合格的分布式光伏資產始終充滿著興趣,長久穩定的高回報率,自上而下的清潔能源訴求,……無論在經濟性上還是政治性上,分布式光伏都是天然的正確選擇。
然而,長久以來分布式光伏市場的種種亂象又讓資金方望而卻步。一方面,資金方買不到品質好收益有保障的電站;而另一方面電站本身的專業化程度比較高,項目質量和收益無法一目了然,行業壁壘高聳,資金方也不敢買。這就形成另外一個怪圈:市場上有錢,但是分布式光伏卻沒有找到一條合理的通向這些資金的渠道。
日前,據記者獲悉分布式光伏的最終“退出”問題上有了突破性進展,由金融機構為那些品質和收益均有穩定保證的優質分布式光伏項目提供高效的退出渠道已經成為了可能,這樣才真正能夠保證初始投資可以在短期內迅速回籠,回歸投資者最初的結構和功能,徹底破解分布式光伏融資僵局。
隨著新的分布式光伏“退出機制”確立,我們有理由樂觀預計分布式光伏資產將成為未來各路資本的關注焦點。至此,最后一個“T”全線貫通,分布式光伏融資癥結全線根除。
有“出”才有“入”,分布式將迎來更加便利自由的融資環境
退出機制及標準化體系的全面推出,保證了在嚴格監督下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在政策平穩的前提下,電站質量和發電量都有穩定保障。項目質量有保障,項目收益有保證……項目退出無門檻(有基金托底),這樣的項目才是資本市場上的“硬通貨”,才是資本會主動追逐的藍海或者金雞。
某分布式項目負責人華先生表示,“退出機制的解決,會大大降低分布式融資的成本和難度,為分布式光伏大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