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晚間,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兩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下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的通知》(下簡稱通知),由此打響了國內光伏電站扶貧攻堅戰役。根據通知指出,本批光伏扶貧項目總規模516萬千瓦,其中,村級光伏電站(含戶用)共計218萬千瓦,集中式地面電站共計298萬千瓦。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光伏扶貧指標的下發,諸多光伏企業躍躍欲試。不過地方政府對參與企業應該設定門檻,避免一些實力不足的企業參與,而導致項目出現難以預計的局面,影響了扶貧項目的最終目標。
光伏扶貧指標達5.16GW
今年6月,國家能源局下發2016年光伏新增裝機目標時,就首次提出了光伏扶貧項目計劃,并要求在未來4年,光伏電站扶貧項目的總量要到到10GW,這就意味著平均一年要完成2GW。而從10月17日晚間發下的光伏扶貧指標來看,2016年光伏電站扶貧總規模達到5.16GW,這遠比每年的平均值要高出很多。
通知顯示,第一批總規模516萬千瓦光伏扶貧項目中,村級光伏電站(含戶用)共計218萬千瓦,集中式地面電站共計298萬千瓦,共涉及河北、山西、遼寧、吉林、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云南、陜西和甘肅14個省約2萬個貧困村,可為約55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每戶增收不低于3000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光伏扶貧指標下發后,各省光伏電站模式也將迎來多種創新模式,集中電站、村級電站、戶用光伏電站將因地制宜、同時推行。
據《中國能源報》報道,當前,國家創新型扶貧模式不斷推陳出新,其中科學高效的集中式和村級光伏電站扶貧電站將成為今后光伏電站扶貧的主流模式。該模式由地方政府扶貧資金參股電站,從而獲得長達20年以上的安全收益,直接補貼給貧困人口。
對光伏扶貧,行業專家趙玉文表示,“政府更多的是投入啟動資金,而主要資金的需要來源于參與企業,以及地方金融部門提供的貸款支持。”
對參與企業要求更高
超過5GW的扶貧電站項目,吸引了眾多光伏企業的眼球,不過根據今年4月發布的《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對參與光伏扶貧項目的企業,要求則更為嚴格。
其中提到,對參與的光伏產品,必須是技術先進、經過國家檢測認證機構認證的產品,并且達到“領跑者計劃”標準的產品。所謂“領跑者計劃”標準,需滿足眾多條件,如“單晶硅光伏電池組件轉換效率達到17%以上”“多晶硅光伏電池組件轉換效率達到16.5%以上”等。
據通知附表顯示,多家企業獲得項目。如蘇州協鑫新能源有限公司、西安隆基清潔能源有限公司、英利光伏電力有限開發公司、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等。
對此,趙玉文對記者說,“對參與光伏扶貧項目建設的企業,按照光伏領跑者計劃標準來設定門檻,這將一些在技術以及資金實力不足的中小型企業踢出范圍,避免因為企業自身問題,導致光伏扶貧項目出現爛尾等情況。”
而長期參與光伏扶貧項目的協鑫新能源副總裁徐陽表示:“光伏電站扶貧,是光伏科技進步所催生出的精準扶貧新路子,綜合實現了生態效益、民生效益、經濟效益……光伏行業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金融創新、模式創新,千方百計降低光伏發電成本,平價上網的時代已為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