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透露,我國將完善光伏發電補貼標準,初步考慮制定差異化光伏發電補貼標準,并伴隨產業技術進步逐步下調光伏發電補貼水平,直至取消補貼。這一即將浮出水面的的光伏新政預示著光伏發電開始向平價上網啟程,光伏平價上網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成為現實。
光伏發電面世以來,盡管因為綠色環保等因素成為新能源發展的潮流代表,卻始終難破成本瓶頸,也讓光伏有了曲高和寡的意味,不能生存在政策造就的溫室里,難以走進充滿著風風雨雨的現實環境里接受挑戰。
但是,業界也從來沒有停止推動實現光伏的平價夢。例如,最近的8年里,光伏組件的市場價格從每瓦36元下降到現在3.5元—3.8元,下降了86.4%;并網光伏系統價格從每瓦60元降到每瓦7元—8元,下降了86.7%;逆變器價格從每瓦4元下降到了每瓦0.3元,下降了90%以上。據統計,近5年來,光伏發電成本已從每度電超過2元下降至約0.8元,綠色的貴族發電早已不斷向平價電力時代轉換。
我國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的思路已明確表示,2020年將實現風光發電的平價上網。去年,國家專門啟動了光伏領跑者計劃,目的是為了鼓勵技術創新。對于技術創新企業的產品給予一個專門市場,讓這些企業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最先進技術設備和生產工藝的研發上,而不是把降成本加諸在過去的普通產品上,希望制造企業把功夫下在技術最先進的產能上。
過去的三年里,我國光伏發電連續三年新增裝機容量全球排名第一。“十二五”期間,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增長168倍,超越所有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規劃提出的3500萬千瓦裝機目標。并且,我國光伏產業近年來始終保持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具有比較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光伏產業全產業鏈均處于領先地位。
這些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已經為光伏技術進步不斷加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并且未來光伏還要與其他技術相融合,激發出更高效低價的技術途徑。預計到2025年光伏發電達到0.5元/千瓦時甚至0.45元/千瓦時,實現平價上網毫無壓力,屆時與常規化石能源展開一場“硬碰硬”競爭。
此外,我們要從兩個方面理解平價上網,不能只是關注集中式發電,也要看到分布式發電。目前售電側工業用電的普遍價格在0.7—0.8元/千瓦時,有些甚至更高。如果在分布式條件下,只要光伏發電能夠達到0.6元/千瓦時,就意味著實現了平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