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信朋友圈內刷屏了一則消息,大意是,2月16日上午,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江蘇省蘇州市調研外貿工作,并主持召開部分重點企業外貿工作座談會。其間出席方有六個行業的龍頭企業代表,阿特斯公司也在列。
會上傳來消息,2015年,阿特斯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營業額和出口雙增長”目標,總銷售額達到了2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近15%。去年年初,該集團也斥資約16.6億元從日本夏普手中,成功收購美國最大的光伏電站開發商RecurrentEnergy公司,阿特斯強調“這是中國光伏企業最大的海外并購案之一”。
在筆者看來,這段話中有一處十分值得探討的地方,上述這樁收購,是否可稱之為中國企業出海收購案?
相關資料顯示,阿特斯在華有一系列企業,包括:常熟阿特斯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阿特斯新能源(蘇州)有限公司、阿特斯光伏電子(常熟)有限公司(下稱“阿特斯常熟”),法人代表都是瞿曉鏵。
以阿特斯常熟為例,其成立于2001年11月23日,營業期限至2021年11月22日,注冊資本1590萬美元。該企業的股東叫做“阿特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阿特斯中國”),股東類型為“外商投資投資性公司。”
阿特斯中國的股東名為“阿特斯太陽能有限公司”(Canadian Solar Inc.下稱“阿特斯”),還是一家外國企業。這一外國企業股東是何許人士?其實它就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阿特斯,又稱“CSIQ”。
對于阿特斯的“外商”身份,蘇州當地非常清楚。2012年4月,多家新聞網站轉發了一篇名為《蘇州外企總量破1.5萬戶 大型外企增資加速》的文章。該文指出,“近年來,蘇州市新設外資中服務業項目占比逐年上升。今年一季度新設外資中,生產制造業項目占整個新設項目總量44%,較前幾年有所上升;注冊資本占比高達81%,上升幅度更大。其中有個特點引人關注:半數以上項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如揚子江工程裝備、阿特斯太陽能等。蘇州工商局相關人士認為,這些項目的落戶,將加速蘇州制造產業提檔升級。”
更充分的證據顯示,阿特斯公司的注冊地就在加拿大,成立時間為2001年,全名為Canadian Solar Inc.它自2001年以來,先后在中國建立了三家獨資企業,為全球客戶在住宅、商用、工業等領域提供太陽能光伏及應用產品;同時它也為汽車行業、通訊行業等特殊市場,提供太陽能光伏產品的解決方案,阿特斯也是世界領先的太陽能光伏廠商進行OEM加工。
筆者通過資料梳理發現,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阿特斯的第一大股東仍為瞿曉鏵,持股23.94%(1338.7961萬股),第二股東為DNB Asset Management AS。瞿本人持股數降幅不多,在2013年6月15日時其持股為28.28%,因此2年多時間內降了不到5個點。
2015年前九月,阿特斯公司的總收入為149.3218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為9.0386億元人民幣,同比降低了43.25%,凈利潤6.969億元,同比下滑33.1%,而扣非后凈利潤也同樣降低了33%,為7.148億元。該公司的總資產為259.4億元,總負債209.8億元。
重點來了,我們看看,阿特斯方面與美國最大光伏電站開發商RecurrenEnergy(下稱“RE”)的這筆交易,是不是中國企業最大的海外并購案之一。
據報道,阿特斯在2月3日成功拿下了RE公司,阿特斯自己稱,未來可能會有23億美元的高估值,因為它會加強“開發-建設-出售”戰略的執行,從而成為新的賺錢項目之一。但不要忘了,這是注冊地在加拿大的上市公司阿特斯所收購的,也就是加拿大企業的并購案,并非“中國企業最大并購案之一”。
事實上,雖然筆者經常會說“光伏中國概念股”這一詞匯,但有一點很明確,大部分在美上市的企業都不是中國公司,而是主要生產基地、子公司在中國。以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SL.NYSE)為例,其注冊地為開曼群島,注冊資本73萬美元,成立于1997年12月,可見董事長高紀凡在對天合光能的上市也是籌謀已久。晶科能源(JKS.NYSE)的成立時間則大大晚于阿特斯和天合光能,成立于2007年8月3日,同樣也在開曼群島設點,注冊資本僅僅1萬美元。大全新能源(DQ.NYSE)更是滯后于晶科能源,法定代表人徐廣福用了5萬美元注冊于開曼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