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023北京中德產業合作發展論壇在北京中德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成功舉辦。本屆論壇在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的指導下,由順義區人民政府主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北京市政府及相關部門,以及中國德國商會、德國工商大會、德意志銀行、德國工業聯合會、區內外德企等300余家單位代表參會。
本屆論壇以“聯合創新 融合發展”為主題,圍繞打造中德產業合作高端品牌盛會、開啟中德政企對話新篇章、共話中德產業合作新機遇、集中展示產業集群新成果4大特色亮點,通過“1場開幕式+1場德企座談會+1場專題論壇+1場專業展”共計4場現場活動,集中展示北京中德產業園積極探索中外經濟技術合作新模式,推動中德創新要素跨境融合發展的可視化成效。
順義區委副書記、區長崔小浩致辭并表示:順義是北京重點建設的平原新城和國際交往的重要門戶,擁有全國唯一一個以“經濟技術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對德合作園區—北京中德產業園,順義將依托自身優勢,努力將北京中德產業園建設成為中德中歐經濟技術“雙向互動、務實交流、創新合作”的開放發展新高地。
中國德國商會華北及東北地區執行董事晏思表示:作為在華最大的外國商會之一,中國德國商會長期以來致力于推動中德兩國經貿領域的雙向往來,堅持攜手共濟、合作共贏,為中德企業合作發展注入新動能。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許心超表示:北京中德產業園作為國家和北京市政府高度關注的示范性產業園區,要充分發揮示范區政策疊加優勢,完善產業、人才、資金保障,打造全要素高品質產業服務體系,提高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拓展經濟技術合作路徑,與德企共建產業體系、共享發展成果、共贏美好未來。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袁鋒表示:北京中德產業園獲批成立兩年多來,在北京市政府、順義區政府的支持和推動下,持續完善政策舉措,特別是在商事制度改革、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取得了很多成績,在中德務實合作中的平臺作用更加凸顯。希望以北京中德產業園等重點園區為依托,推動創新要素匯聚,推動兩國企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探索融合發展新路。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論壇展示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領域的重要成果,發布了《中德產業合作發展報告》,為促進中德經濟技術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德企座談會上,市經濟和信息化副局長潘鋒詳細介紹了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情況及產業促進政策,市商務局副局長陶海東介紹了北京市“兩區”建設開放政策優勢及助力北京國際化建設情況,區委常委、副區長徐曉俊介紹了順義區及北京中德產業園高質量發展情況。27名商協會及知名德企代表受邀參加座談會,共同探討現階段在華發展情況及面臨的主要挑戰,并提出相關訴求和建議。雙方就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新產品開發等領域深入探討,推動中德經濟技術合作可持續發展。
在專題論壇上,雙方專家分別以“數字化對機器和制造業的影響”“數據要素推動智能創新 理論邏輯與政策含義”“數字·創新·柏林”“德國工業4.0打造數字經濟新動能”“數治破局,從專精特新到隱形冠軍”“中國數字經濟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價值研究報告”“數據安全護航企業數字化發展”為主題開展了討論,分享了各自在中德經濟技術合作領域的深入思考。
此外,本屆論壇還設置了隱形冠軍專題展,圍繞新能源智能汽車、智能裝備、數字經濟等中德、中歐重點合作領域進行展覽展示,賦能企業發展。
北京中德產業園堅持國家站位、聯合創新、融合發展和產業引領“四個突出”,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車、智能裝備、數字經濟三大主導產業和先進制造服務業支撐產業,探索中外經濟技術合作新模式,推動中德創新要素跨境合作,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建設國際化生產生活環境,促進對德、對歐經濟技術全方位合作。
北京中德產業園已初步形成德企集聚發展良好態勢,預計到2025年底,園區將集聚150家以上德資企業,吸引30家以上隱形冠軍企業入駐,年產值超過500億元,基本構建“聯合創新、融合發展”的中德合作之路,形成宜居宜業的國際化生產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