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言必談“互聯網+”,行必為“互聯網+”。這個時尚不是來自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神話般的啟蒙,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實實在在的工作,實實在在的事業,綻放出的自然選擇。互聯網從一個通訊領域的“補充手段”,到現在社會與經濟前進的序參量,確實是它“修行”來的?;ヂ摼W的修行就是不停地幫助人和人的互聯,幫助人和物的互聯,幫助企業和企業之間的互聯。
落地?咋整?
對于我們眾多的企業來說,更是要問這個問題!因為之前,我們了解過各種云,各種平臺,尤其是電商,林林種種。企業屬于產業,在這個大潮和趨勢里面,怎么給自己找到合適的位置?實際上即便你自己不去找位置,也會在自然法則下,有一個最終屬于自己的位置,包括淘汰出局!
很多IT領袖企業在聯合地方政府在做產業云,現在也會習慣性地改頭換面為“互聯網+”產業項目,有人說,那就是將服務器換了一個賣法,從一家家企業賣,換成了集中地賣,從數據中心到云計算平臺。這個說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確實我們從服務器集中的背后看到了產業集群的深刻變化。互聯網象一個魔法師,將各行各業的信息越來越多的“透析”出來,呈現在線上。很多B2B的網站,B2C的網站,已經呈現了很多很多的數據,然而在企業的業務實踐中,感到還是沒有很靠譜的互聯,或者說互聯的成本很高,越來越高。這其實是一個悖論,這個悖論的解決方案就是產業云,產業互聯網,或者叫做產業集群互聯網。
最近思考這個問題,頭大。好在有了一個非常鮮活的案例,那就是重慶大足這個地方的汽車云。這是惠普、重慶大足區政府、英飛尼迪等聯合創建的汽車后服務平臺,是一個非常具有典型意義的“互聯網+”杰作。
互聯網時代做汽車云一定要有資源整合,而不是固有的傳統渠道。重慶是汽摩大省,很多必備資源在這里已經成熟了。加上惠普“互聯網+”的新型化手段,在這里可以打造一個新的汽車云生態。這是目前在汽車云中后服務市場的重要一環,是惠普選擇重慶的重中之重。
大足區政府想立足于大足歷史背景、資源背景做發展,可能要借一些外力,發揮它的優勢。而惠普有多年汽車行業的沉淀,也有先進的各種云計算手段、平臺、方案,但這還不夠,還有英飛尼迪,汽車后服務,原則上是說汽車云加大數據。通過惠普汽車云大數據平臺,把這幾方關系,以及以后更多的希望在這個行業產生商業價值的機構,希望在這個行業賺到錢的人,都納入這個平臺,實現開放共享。當然這只是一個起步,生態圈會有越來越多的角色注入。
上面是這個項目的一些資料信息。為什么說這是杰作呢?和我們說的企業如何在產業互聯網下為自己定位有什么關系呢?
一、“互聯網+”讓IT公司更能流暢發揮專業能力。
“大足汽車后服務云平臺”(姑且這樣稱呼)讓惠普這樣的公司更能專業地發揮其專業能力。術業有專攻,惠普在這個項目中的角色,可能不是簡單的那種一元化的技術供應商角色,而是這個產業云服務神經系統的構造者與運維升級24小時在崗專家。這個全局的專業能力,一個再大的業,其信息中心要形成,是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而且其中的專業技術人員,往往是“用不足,留不住,養不起。”以一定的方式進入,甚至是入股的方式??梢蚤L效地對平臺提供技術保障,獲得更加滿意的ROI。
二、“互聯網+”讓產業互聯網必須有自然的產業經濟生態集群的基因。
“一個好漢三個幫”。這樣的產業互聯網架構,便于各個相關方將自己的能力、資源和需求同步到平臺上,以自適應的方式滲透到其他角色的供應鏈、服務鏈中。自然而然形成“數字產業集群”,新的產業集群形態,無需在專門的地域通過十幾年、幾十年的積累、互動才能形成,往往只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傳統產業集群進化的過程。“大足汽車后服務云平臺”在期初確實是借助了重慶當地的汽車摩托車研發、生產和服務資源,但是其磁場效應一定是超越的地域的限制,甚至是產業本身的限制。
三、“互聯網+”讓企業在產業集群中,有了更加平等的起跑線。
“誰是CPU”?恰恰是因為上面說的這些便利,讓許多小微企業也一樣可
以汲取平臺的紅利。入駐大企業傳統形態下所擁有的資本優勢、人才優勢、市場優勢極有可能被后來的“小角色”逆襲了!到底誰是老大,確實要重新排座次,排的唯一依據就是你對系統的貢獻值。
到底誰是CPU呢?誰在主導這個平臺呢?并不完全是出資最大的角色,這一點我們不需要陌生。即便是一個標準件公司,也可能做的比發動機公司更有對平臺的支配權。
這個部分恰恰是這篇文章想說的,那就是在“互聯網+”的時代,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你如果不主動進入“大足汽車后服務云平臺”這樣的組織,非常容易出局,另外,即便你進去了,也可能出局,或者淪為很不經濟的角色。平臺中你對其他角色有價值的付出越多,你被依賴的程度也就越強,你也會有更大的話語權,CPU可能就會搬到你這里來。
所以,企業的這個位置是自己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