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似乎還有一段時間,不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開始策劃,希望能把此次奧運會辦成一屆讓人印象深刻的奧運會。他的妙招是什么?根據法新社報道,安倍希望在2020年奧運會上為機器人設置一項特殊的比賽項目,把世界各地的機器人匯聚一堂,為他們舉辦一場比拼技術水平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借助這一推力,日本的機器人產業規模有望擴大3倍,達到2.4萬億日元產值,幫助振興日本經濟。
機器人正在取代人類的工作
奧運會只是體育娛樂活動,而機器人還在真刀真槍地參與另一項人類活動——工作。機器人接替人類進行工作,除了會解放勞動力,還會帶來“血與淚”的失業。這一狀況令很多人不滿,但正在逐漸變成現實。據報道,富士康計劃用機器代替工人,以擴大產量滿iPhone 6的需求;全球最大的在線零售商亞馬遜,其倉庫中基本是機器人大軍在分配貨物。
2013年,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調查了美國702種工作,并將各工種在未來10到20年被機器取代的可能性分成低、中、高三個等級。結果發現,47%的美國雇員有很高的可能性被機器取代,中度可能性的比例是19%。這意味著66%的美國雇員需要格外擔心自己的工作,即便真實數據只有一半,那也相當驚人。
重復性工作風險大
好消息是,被取代可能性較高的工作基本屬于重復性、需要穩定環境的工作,比如制造、包裝、建筑和清潔工作,機器人只需要進行適當的設定,就能完成的更出色。可能性較小的工作需要創新精神,要大量情感參與和感知微妙的變化,比如律師、科學家、工程師、藝術等,這些工作目前還看不到被機器人替代的曙光。
所以有人提出,人類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從事一些獨具創造性的工作,還有一些工作專門從事這種培訓活動。對沖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CEO Ray Dalio就開發了一套思維訓練的流程,提高員工的認知和情感技能。比較注重創意的皮克斯動畫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系統,來激發員工的創造性。
搶工作的還是人類自己
然而思維訓練的努力是否能奏效還是未知數。據連線雜志報道,過去25年的神經科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類是很懶的。社會學家Jack Mezirow曾說過,人類傾向于反對那些與之前的經驗相對的理念。這種防御型思維能保護自身的自我形象和世界觀,也抵御了創新思維。能夠時刻挑戰自我的畢竟只是少數人。
而且,雖然是機器人取代了人類的工作,但這只是表象。發明機器的仍是人類,如果將機器人的工作歸功于發明者,那可以說是發明者的工作量增加了。如果某天機器人真能像人類一樣思考,自己給自己找工作,那才算是“替代”人類吧。另一方面,機器人的應用提升了工作效率,成本減少產量增加,這也是受企業逐利的本性所驅使。
機器人取代的是對人類的意義逐漸減少的工作,也算是“解放”了人類。當然,最理想的狀況是,機器人替代人類工作,同時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人類甚至不需要工作就能生存下去。不過不找其他的事做,又有什么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