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基尼洗車”,這可能是最近互聯網行業吐槽最多的一件事,也是一個有著共性的現象級話題。美女身穿比基尼為車主洗車,不打蠟、不護理,一次收費要880元。此項服務雖然被有關部門叫停了,但其背后的商業邏輯是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實際上,這樣的現象級產品,互聯網圈這幾年里有很多案例,從比基尼洗車到雕爺牛腩、黃太吉、馬佳佳、小米......不一而足,這些所謂的具備互聯網思維的品牌和產品,有著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在功能性產品中注入了情感和精神層面的東西。
實際上,這就是痛點!可能你并不認可,但他的確正在崛起并有望改變任何一個行業規則,其中科技、智能硬件這個領域會是引爆的窗口。甚至可以說得狠一點:未來,沒時尚、生活氣息的科技、產品和品牌都是耍流氓。
沒內涵的品牌是個粗暴行為
當下的很多產品和品牌,還是在低價的怪圈里盤旋,就算是比基尼洗車、黃太吉們,也可能僅是過眼云煙,但它們留給全行業的是更深入的自省和反思。不得不承認,當下我們正進入一個全新的消費時代。此時,低價競爭不再是唯一的法則,消費者將逐步分層,除了產品的功能性外,會有很多內涵、文化、時尚等情感元素被注入到品牌當中。只有這樣的品牌才能擁有更強大的磁力和號召力,將消費者吸引在周圍。
當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消費者也不可能瞬間就完成這樣的蛻變。而看起來貌似最成功的小米,也是從發燒友和性價比切入進來的,進而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和情感”連帶。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身處電商這個競爭最激烈的行當,京東在3C領域能站穩腳跟,靠的是低價、正品的旗號,以及后續不斷提高和完善的供應鏈和物流能力,但未來要想鞏固自家的地盤,靠什么?一是要繼續靠供應鏈的配套服務能力,加強與供應商的深度合作,比如智能硬件上的布局。二是要實現品牌的升級,低價、正品不可能是永遠的護城河。上周,京東在朝陽公園舉辦了Summer day沙灘藝術節,將富士和Misfit Shine等科技產品融入到了沙灘節中,讓用戶互動、體驗數碼相機、手環等新產品的樂趣,雖然沒大張旗鼓地吆喝要向時尚化、生活化轉型,但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京東為什么這么搞?想必是也參透了這個道理,沒內涵的產品和品牌,注定只是一個粗暴行為,你可以靠這個雞奸別人,別人也能同樣以牙還牙。
強文化生活感,企業怎么玩?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級的轉變呢?其實根本原因還在于主流消費群體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轉變。新一代的主流消費群不僅僅消費產品的功能,更要求有時尚、文化的標榜和認可,他們追求精神共鳴和情感歸屬。過去那種生搬硬砸產品和品牌的粗暴玩法,正逐漸喪失消費者的好感和認可,也必將逐步失去市場的控制力和話語權。
這也是大多數的在線營銷都在強調的互動和參與,并從創意和情感訴求上做文章的原因。即使是冷冰冰的設備,也要帶有情感溫度和時尚生活的氣息在里面。只有這樣才能與當下崛起的年輕消費群正常“連接”和“對話”,并獲得認可。未來是不是會出現“我不認可你,再便宜也不會買”的現象呢?可能在某個消費階層,會最先出現。試想,比基尼洗車、雕爺牛腩、黃太吉等產品賣出去的都是傻子嗎?
實際上,所有行業的產品和服務,都要具備這樣的高逼格。如果你認為是扯淡,那就是你還沒搞懂這里面的學問和新商業邏輯。那么對于科技企業來說該怎么玩呢?個人認為有三個維度:一是品牌上要有“味道”,不干癟,要有溝通的界面和精神融合,賣的不只是產品,更是文化和精神,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二是做了第一步后,產品營銷上要有互動參與性,銷售渠道要講究匹配,采取更靈活的銷售方式,當然,沒第一步的鋪墊,這一步就是奢求;三是要有粉絲經營的思維,注重對話和情感傳遞,形成社群效應,建立持續溝通的強關系。
無論是京東跨界,在沙灘節上拉一大幫科技數碼產品玩時尚秀,還是越來越多的品牌與電影、娛樂、明星的捆綁宣傳,都說明了這個道理,都是往品牌和產品里灌“味道”的過程。如果你今天站出來吆喝“我就是低價”,你看看還有沒有人買單。
高維對低維,降維攻擊才可怕
互聯網行業里流行一個詞,叫做“升維攻擊”。是從一個形態進化到另外一個形態,是從低維到高維的蛻變的過程。如果進化過去了,反過來與傳統的套路對抗,你就能兵不血刃、輕松取勝,因為雙方都交不上手,不在一個競爭層面上。其實想想,很多互聯網和科技領域的企業都在夢想著完成這樣的“升維”,尤其是當下各家都在搶的智能硬件的孵化平臺,就連聯想也弄出一個“NBD新板凳”裝腔作勢,實際上,除了產品功能外,缺的也是一種生活化的態度。
之前口水戰不止的電商行業,隨著京東的上市,嘴仗打得越來越少了。想必,京東打的主意也是,不再是單純的電商平臺,而是引領時尚潮流、制造新生活方式的炮制者,順便還能將這種時尚感、生活化的元素輸出給供應商品牌。因為甩開對手最好的方式,不是用份額和價格戰等低維手段死纏爛打,而是進化到另外一種形態,讓對手根本摸不著。
試想,一旦達到這樣的層次,企業與消費者將形成超強的關系鏈,即使對手使出挖角、低價、促銷等渾身解數,也很難撼動。也可以想象,未來,硬件只是一個軀殼,做產品要有烹制時尚和文化大餐的范兒,要用生活化、時尚化的元素來重新定義科技。只有這樣,才能建立新的消費關系和營銷磁場,開啟一個全新的消費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