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成功上市,成為了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最大的IPO。伴隨著京東上市,迅雷也向SEC提交了IPO招股書,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或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上市,募集最多1億美元資金。
今年以來,已有8家中國概念股赴美上市。有分析人士預稱,從今年中國企業赴美IPO情況來看,2014年將是自2010年以來最好的一年。
4月份中國企業
赴美上市融資41.6億美元
有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共有43家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融資總額接近40億美元。之后受中概股誠信危機等因素影響,赴美上市步入低潮,2011年和2012年中概股上市數量下降至14家和兩家,2013年略有回升,但僅有8家。
而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50%以上的中概股股價最終在全年上漲超過50%,其中唯品會上漲369%,歡聚時代也有253%的漲幅。市值上,中概股也扭轉了前兩年縮水嚴重的局面,58同城、汽車之家以及去哪兒的市值均超過了30億美元。
截至今年4月份,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又掀起了一次熱潮,4月份當月就有4家中國概念股赴美上市,合計融資規模為41.6億美元,而上周,京東商城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市場,共募資約17.8億美元。如今,阿里巴巴集團正在推進美國IPO計劃,計劃募資150億美元以上。除阿里巴巴外,根據市場傳言,包括愛奇藝等高科技互聯網企業去年已有赴美上市打算,而今年或許將繼續進行嘗試。
海外資本市場,尤其是美國資本市場已經是我國科技企業上市的重要陣地。“之所以遠赴重洋、出海上市,主要原因在于國內上市門檻過高,尤其對互聯網類科技企業缺乏正確的評估模式。”清科研究中心互聯網行業高級分析師徐志鵬表示,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出海上市是他們最好的出路,或者說是為數不多的選擇。
另外,有分析師認為,國內上市審核監管部門對科技企業采取與傳統行業同樣的評估模式,主要重視企業的資產和利潤,而B2C類互聯網科技企業往往短期內難以做到盈利。相比之下,美國資本市場更看中企業的產品、用戶反饋、商業模式以及企業的成長性。“比如Twitter目前并沒有實現盈利,但在美國照樣可以獲得高估值。而同樣的企業,如果在國內,很難滿足上市條件。”該分析師認為。
下半年阿里、迅雷
赴美上市引關注
除京東、微博等已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外,下半年有可能上市的阿里巴巴、迅雷、愛奇藝等更為引人關注。
無論是阿里巴巴近期頻繁大手筆的投資與收購,還是余額寶、支付寶的持續動作,以及阿里巴巴總額80億美元堪稱2014年亞洲最大規模的銀團貸款,種種跡象表明,阿里巴巴整體上市正逐步臨近。
全球投行界一直密切關注阿里巴巴集團究竟估值幾何。在雅虎2012年提交給美國證監會(SEC)的文件中,規范了阿里巴巴集團未來上市的標準:市值需至少達到735億美元,發行價不低于每股28.35美元;上周華爾街對阿里巴巴IPO的期待明顯升溫,此前雅虎的報告顯示,阿里集團2013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6%,至30.6億美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10%,至13.5億美元。眾多海外投資人認為,這些數據意味著阿里巴巴集團的估值有望達到2000億美元。
2011年,迅雷IPO沖擊上市不成,原因在于,第一,過于追究細節,導致錯過了窗口期,原本可以當年4月份成功IPO,卻錯失了最重要的機會。第二,隨后而來的中概股財務丑聞和VIE誠信危機,導致IPO融資大幅縮水。鄒勝龍認為6億美元估值過低,不愿意流血上市。鄒勝龍表示,“基于對自身發展的信心,我們選擇了推遲IPO。”
2014年3月份,有投行人士透露,迅雷已獲得小米2億美元的投資。若小米對迅雷的投資落定,迅雷有了雷軍的背書,加上小米硬件帶來的用戶量,可以給自己的IPO之路增加更多籌碼。迅雷方面對投資傳聞不置可否,不過一系列調整背后已經證明了迅雷今年上市的決心。
在中概股赴美上市回暖的同時,中概股私有化的高峰也同時到來。柯萊特、展訊通信、弘成教育、安博教育、先聲藥業均收到私有化要約。而分眾傳媒、飛鶴藥業、眾品食業、文思海輝及7天連鎖均宣布完成私有化。
“私有化在上市公司發展進程中是一個自然的現象,并不是消極的現象。”有分析人士認為。
具體來看,與兩年之前因為業績不佳或者是受到會計丑聞影響而被迫退市不同,今年以來更多中概股受到國內外投資者戰略投資需求而被溢價收購,包括清華紫光向中概股展訊通信發出私有化要約,復星投資收購先聲藥業,博彥科技宣布參與柯萊特的私有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