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是電子化、網絡化和數據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當前,電子渠道已成為商業銀行服務的主渠道,部分銀行個人電子銀行交易替代率超過90%。2013年,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4大銀行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約為250億元。在互聯網時代,金融行業與互聯網行業之間的融合日漸深入,互聯網金融正在成為傳統金融的重要補充和發展趨勢。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是網絡平臺和大數據,作為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的提供者,IT企業在互聯網金融大潮中大有可為。
從滿足企業需求到引領企業創新
IT企業對金融領域的作用正從傳統的“滿足業務需求”向“引領業務創新”轉變。
伴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崛起和金融信息化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兩大支柱——資金流和信息流通過IT技術被有機整合。目前IT企業可提供移動支付、社交網絡、搜索引擎和云計算等技術,對金融領域的作用正從傳統的“滿足業務需求”向“引領業務創新”轉變,成為迅速提升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的推動力。
基于信息安全的電子支付/移動支付服務
互聯網支付已影響和拓展了整個支付體系的內涵與外延。IT企業可依托互聯網建立支付中介平臺,開展與其他資質良好的金融機構、通信運營商、第三方支付公司、企業等的廣泛合作,向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支付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在已頒發支付牌照的企業中,真正從事互聯網支付的大約100家,另有150多家從事預付卡業務。2012年,第三方支付中,網絡支付(不含銀行的互聯網業務)業務量是6.4萬億元,約占整個支付量的0.5%,但交易筆數已占支付總筆數的30%。第三方支付主要包括水平支付和垂直支付兩種,水平支付是面向網民提供通用的支付工具,垂直支付是面向行業提供有針對性的支付解決工具。
移動互聯網提高了金融數據收集能力,移動支付替代傳統支付業務的趨勢日益明顯。移動支付增速位于各類支付業務之首,移動支付的滲透率正在趕超網上支付的滲透率。根據《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2年我國第三方支付規模超過10萬億元,其中移動支付規模是21.13億筆,金額是1811.94億元。我國約有12億手機用戶,僅約20%的手機用戶使用移動支付功能,發展潛力巨大。
IT企業可為電商企業提供基于交易信息的信用評估,為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服務,降低風險。通過建立信貸中介平臺,整合挖掘企業和個人的數據及信用記錄,推進小微企業和個人通過信用積累獲得資金支持,為其提供獲取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渠道,或為用戶提供直接的投融資服務,取代原有的機構渠道進行融資和貸款,例如宜信、拍拍貸、人人貸等小額網絡貸款平臺。
在搜索引擎與社交網絡的融合趨勢下,利用社交網絡蘊含的關系數據進行信息篩選,能進一步提高匹配精度。在云計算的保障下,資金供需雙方通過社交網絡揭示和傳播信息,利用搜索引擎進行組織和標準化,由此給出任何資金需求者的風險定價或動態違約概率。IT企業可通過搭建平臺形成自身的生態系統來吸引大量的用戶和商家,為客戶提供更好的信貸資源配置服務。
基于大數據分析的金融信息處理
互聯網金融是計算能力的使用大戶。互聯網金融的生長點在于海量小微經濟體(包括個人和小微企業)的海量交易金額和交易筆數。截至2012年年底,中國個人活期存款余額高達16萬億元,支付寶的交易規模已達1.86萬億元。在互聯網技術支撐下,將龐大用戶群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商流整合起來,形成了基于客戶交易行為的“大數據”。數據的價值來源于對交易行為和信息數據的深層挖掘和研究。云計算保障了海量信息的高速處理能力,IT企業可以利用云計算等技術,隨時提供任何所需軟件和數據,處理任何與金融交易有關的信息問題。通過對這些大數據的積累、研究、分析和深層次挖掘,產生基于互聯網數據分析的客戶“商業信用”,將這些大數據提供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可將信息的“商業信用”轉化為“銀行信用”,以此精準定位和營銷,開展高附加值的增值業務,進而根據不同客戶和市場需求設計不同的金融產品,主動為客戶推送、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實現信息的潛在價值。
基于用戶聚合的新型平臺入口服務
當前,互聯網入口呈現多元化,門戶、商城、搜索引擎、即時通信工具、社交網站甚至輸入法等都可能成為上網入口。IT企業可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和信息優勢,為互聯網金融用戶打造平臺入口,幫助客戶獲得更好的體驗。通過改變銀行的產品、渠道、流程甚至是組織結構,將客戶端進行多渠道整合。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融合加強,以及安全環境的構建,IT支付企業和電信運營商提供的移動支付產品,不僅能成為日常生活小額支付的入口,也能成為企業間大額支付的入口,提供基于信息流和資金流的互聯網金融服務。
IT企業助力互聯網金融創新
圍繞互聯網金融涉及的移動支付、社交網絡等,建立相關管理制度,解決網絡融資平臺信息安全技術難題。
參與研究制定互聯網金融規劃指南
參與互聯網金融相關規劃指南的研究制定,明確規定互聯網金融中涉及的投資者、融資者、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第三方融資平臺的權利和義務。對諸如金融服務平臺許可性、平臺吸納資金的合法性、網絡融資的貸款利率、風險控制、網絡融資業務審批備案等關鍵問題加以明確規定。以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目標、需求、效果為導向,從采用的適用技術和解決方案的選型等角度,為互聯網金融量身打造實用指南,規范發展面向小微企業的網絡融資平臺。
探索移動支付技術創新應用
未來互聯網支付的重點將是移動支付。開發移動支付的途徑主要包括:一是短信支付,用戶通過短信方式完成交易指令,由移動運營商完成相關繳費和消費;二是移動互聯網虛擬賬戶支付,主要通過智能移動終端接入互聯網完成支付;三是移動近端支付(NFC),通過無線或射頻等近距離通信技術,使移動終端和POS機等交易終端實現無線通信和移動支付。IT企業一方面可以跟運營商合作,從移動互聯網入手進行技術創新;另一方面可以跟手機制造商合作,研發手機終端支付應用。IT企業可利用云計算技術保障移動支付所需的存儲能力和計算速度,很好地彌補移動通信設備在這方面的短板,將存儲和計算從移動通信終端轉移到云計算的服務器,減少移動通信設備的信息處理負擔。
助推互聯網信用標準體系建設
企業的網絡交易信用級別是網絡融資最重要的考量標準。IT企業可以參與網絡信用體系的規范建設,完善細化網絡征信體系的制度建設,參與研究制定網絡信用體系評價標準,促進網絡征信體系資源統籌共享,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征信系統建設。根據不同平臺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信用指標評價體系,積極應用和推廣信用指標,實現企業信用記錄的橫向共享。促進征信平臺與金融機構間合作,實施明確的獎懲措施。
強化互聯網金融信息安全建設
IT企業可幫助網絡融資平臺機構提供技術支持,加強其網絡信息安全體系建設。圍繞互聯網金融涉及的移動支付、社交網絡、搜索引擎和云計算等,建立有關網絡和系統的安全控制、應用及信息加密、用戶身份驗證等管理制度,提供有關解決方案,解決網絡融資平臺信息安全的技術難題。開發新型的電子認證設備,保證PC平臺和移動終端平臺的認證安全。打造安全可信網站認證體系,建立可信網站識別體系,通過第三方電子認證機構對網站及其內容的真實性實施身份驗證,建立健全對釣魚網站的事前防范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