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行業從早期模擬閉路監控,到目前的網絡化數字化系統;攝像機分辨率從D1到標清,再到高清,甚至現在大力宣傳的4K、8K概念。雖然視頻監控系統目前正在經歷人工智能,給行業的發展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視頻監控系統中攝像機光電轉換原理沒有發生顛覆性改變時,視頻監控硬件設備增長似乎已經達到一個頂端。
安防硬件增長到頂端 軟件服務要加碼
根據IHS Markit近幾年視頻監控市場調查數據,2016年中國視頻監控攝像機出貨量達5820萬臺,僅比去年增長了2.3%,遠低于2015年(34.6%)與2014年(38.5%)、2013年(29.6%)的增長率,這也意味著當前中國市場攝像機的覆蓋已經趨于飽和,而未來市場對于攝像機的主要需求將是由攝像機功能升級的更替驅動。而除了視頻監控硬件,其余報警探測器、門禁、對講機視訊終端等硬件也都趨向
于市場飽和,現階段各細分領域中參與企業幾乎占據所有市場份額,新玩家涌入機會較小。
從近兩年間的安博會現場我們也可以發現,視頻監控正在逐步擺脫以往對硬件參數設備的依賴,行業觀眾對系統各種編解碼、星光級、4K、全景、拼接等等也已經越來越不感興趣,說白了這些內容也是去年甚至前年流行的概念。以細分行業整體解決方案以及AI場景應用算法為重點的安防軟件服務已經嶄露頭角,成為各個企業宣傳的重點。
其實安防行業早已經不是單純的安防技術與產品所涵蓋的市場。芯片技術、視頻壓縮算法等技術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的安防技術領域,安防產品的網絡化、智能化更是將安防技術帶向了更多、更新的IT、生物智能等科技范疇。安防行業作為目前電子信息產業分支,發展到現在其主要增長模式正在從硬件制造逐漸轉變為軟件服務。當然,安防服務業也不僅僅為接警或者是報警運營服務或者是工程運維和售后服務?其含義更多的是硬件條件完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從軟件出發,適配不同場景下不同服務要求。
大數據促使安防軟件定義成為現實?
在最近兩到三年時間里,在信息產業發展過程中最火的莫屬“軟件定義”,先是有軟件定義網絡,繼而有軟件定義數據中心和軟件定義存儲。后來還陸續出現了軟件定義基礎架構等內容。
軟件定義就是要將特定的硬件與軟件進行解耦,將硬件的可操控成分按需求,分階段的,通過編程接口或者以服務的方式逐步下載給前端應用,分階段地滿足應用對資源的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靈活調用。在安防行業里,隨著硬件創新走向極限,軟件服務對行業的貢獻率逐年抬升,軟件定義正越來越受到行業重視。
以華為、新華三為代表的企業提出了“軟件定義”模式。在當下人工智能時代,業務需求不斷演進,算法精度不斷迭代,未來的視頻監控系統應具備根據應用場景按需定義服務的特點,根據不同的場景按需加載不同的軟件和算法,通過多樣的軟件組合來快速適應不同場景的變換。
尤其是在目前,以云端結構為基本架構的安防大數據應用系統正越來越被行業所接受,不但擁有海量的數據源,同時借助強大的云計算,可以快速分析挖掘海量數據,為軟件算法的迭代提供數據與算力的基礎保障。無論是海康威視提出的AICLOUD、大華股份HOC城市之心以及華為今年提出的智能視頻云,都是基于目前大數據、云計算的發展在安防領域提出的新應用。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應用端,安防大數據通過軟件服務“按需定義”的模式,可以分時間、分階段、分內容,以不同的方式為端提供各種服務響應上傳下載,并通過人的智慧參與,實現可持續創新。
安防將進入軟件服務市場
軟件定義本質是把將基礎硬件虛擬化并提供標準化的基本功能,然后通過管理控制軟件,提供更開放、靈活、智能的自定義服務。結合當下的大數據、人工智能落地應用的熱潮,安防行業即將進入一個軟件定義的時代。與此同時,安防軟件將一改以往“搭售”模式,自身價值得到進一步放大,軟件服務模式以及銷售模式也將根據軟件服務“按需定義”得到進一步的革新。
當然,文中提出來的安防硬件設備退居二線,并不是指安防硬件再不裹足不前,而是在目前的技術無法達到顛覆性的狀況下,硬件設備各種性能指數無論是分辨率、星光技術還是寬動態等已經到達了極限,并且現有的性能已經完全滿足實際需求。因此,在目前AI賦能安防行業進程中,通過深度挖掘場景化下的行業應用中,實現在軟件算法上的精益求精,通過軟件算法服務的新變革為行業發展提供新的機遇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