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智能家居行業在我國的成長已逾十個年頭了,但是目前市場離成型仍然有一段距離。市場上可謂“亂象”叢生,這些絆腳石嚴重阻礙了行業的良性發展。市場亂象繁生,智能家居從概念炒作到價格高抬,相關預測顯示,若真如電商一樣打起價格戰,智能家居就要認輸了。
“智能家居”(Smart Home)最早被提出和應用是在上世紀80年代的歐美和日本,2000年才被引入中國。世紀之交的千禧年,我國大多數居民還只是在電視、廣告和雜志等各類媒體中了解到智能化生活的場景,而十二年后的今天,智能家居產品已經逐漸走入千家萬戶,居民們有了真切的體驗。信息革命使人們傳統生活方式產生巨變!智能家居行業的興起與發展滿足了人們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于家居科技上的創新型需求。
亂象之一概念炒作
概念炒作何時休?
在去年對安博會智能家居展區的采訪中,一位觀眾對記者說道,這些參展的智能家居與不少房地產商高檔推出的智能家居有許多不同之處。真正的智能家居包含了很多系統,是多系統的集合體。而房地產商的許多智能家居只是概念炒作,只涉及到智能家居的皮毛。
利益驅使下,對智能家居概念炒作從未停止。例如,國內一些媒體和廠家會有意無意地將智能家居和信息家電(或網絡家電)這兩個概念混淆,有些廠家干脆將一兩件信息家電的功能放大,便聲稱稱安裝了這些信息家電的家庭也就實現了智能家居;一些房地產商也會拿智能家居的概念作為賣點進行炒作,并未在設計方案中考慮到業主的體驗感受,再加上為了控制成本,往往會采購和選用質量沒有保證的價格低廉的產品;許多業主由于對智能家居概念了解不夠透徹,一經房地產商鼓動,就以為自己享受到了智能化的生活,但他們很快發現,這些智能的設備慢慢失靈變成傻瓜。這些別有用心的商家偷換概念混淆視聽,最終傷害到消費者利益。
雖然近年來房地產市場對智能家居表示強大興趣,但嚴格來說,截至目前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住宅在我國并不多見。這主要是由于智能家居概念在中國市場的混亂。市場上概念混亂不但造成了市場中各產品、系統之間無法較好兼容,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狀況,而且使得終端市場用戶對智能家居更是懵懵懂懂,甚至大多數家庭都還沒有提起對智能家居的興趣,即使是安裝了智能家居系統的許多家庭也沒有意識到智能家居的真正作用,只是將其作為“擺闊”的“面子工程”。
我們知道,光與智能家居含義近似的詞匯就有諸如:電子家庭(Electronic Home)、數字家園(Digital family)、家庭自動化(Home Automation)、家庭網絡(Home net/Networks for Home)/網絡家居(Network Home)、智能家庭/建筑(Intelligent home/building)等。它們之間即出現交叉、重合的應用,也有所區別。
在舊的定義中,智能家居被看做一個過程或者一個系統。但是隨著智能家居技術的不斷進步,產品不斷完善、市場逐漸發展等等,以往對智能家居的定義已經不能夠對這個產業做出準確而詳盡的解釋,為適應智能家居行業新發展,一些專家提出了對智能家居的新觀點。新觀點對智能家居概念解釋更加客觀、專注,并未像早期定義中與電子家庭、數字家園、數碼家居等混為一談;廠商生產的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系統產品)必須是屬于必備系統(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統、家居照明控制系統、家庭安防系統),能實現智能化功能,才可稱為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系統產品);強調集成,智能家居必須將各大智能控制系統集合起來統一控制,各智能產品互相聯動、兼容,而不是對安防、照明、家電等每一種子系統要分別進行控制。這一看法一推出,以往被忽視的智能家居集成商角色又被提上日程。其他觀點就不一一贅述,請參看《智能家居新定義解讀》一文。
“在中國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的前十年里,大家對概念的模糊不清,行業內的魚龍混雜,市場用戶的觀望、懷疑態度,使得中國智能家居市場一直不溫不火。”這位觀展者說道。
亂象之二渠道單一
房地產渠道能否撐起一片天?
目前國內的智能家居產品,還未完全達到傻瓜模式操作,不能像傳統家用電器那樣買回來就可以直接使用,其涉及調試、安裝等操作環節,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復雜性,更多是由專業的公司,如強弱電、系統集成商,來根據住戶的實際需求進行方案設計、調試、安裝。所以廠商很少會直接設立專營店或通過超市、百貨等賣場向終端用戶進行產品銷售。通常在智能家居的項目應用中,一般是由房地產商、系統集成商為住戶提供自動化綜合控制平臺。
普遍的觀點是,房地產商在整個銷售渠道中充當最重要的角色。初略統計,企業走房地產渠道所獲收益可占到市場銷售份額的八成。如今,房地產開發商對智能家居的需求日益高漲。房地產商往往引用智能家居的概念作為差異化競爭的利器。采訪中,某一知名品牌的開發商提到:“在應用智能家居系統時,一般都是針對豪華住宅、中高檔住宅、普通住宅主力業主的不同需求,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控制整個智能家居系統采購成本。”
然而,這種渠道有著先天缺陷。“購買者不是使用者”的矛盾似乎永遠存在于這個行業,這與時下用戶體驗為主的消費觀實難調和。如果房地產商將智能家居加入到精裝修房配套設施,進行統一采購、安裝、調試,好處在于平均成本有所降低,那么住戶就無法根據自身需求選擇產品樣式、功能種類等。另外,由于廠商不直接參與項目的設計、安裝等操作環節,如果是依托系統集成商來進行安裝,其技術水平不一定能夠完成整個項目,可能達不到用戶預期的效果。
據了解,近年來由于智能家居市場潛力大,國內涌現了很多智能家居產品的生產企業,但經營狀況普遍不好。銷售額在千萬元以上的并不多,而更多是處于有產品無市場狀態。縱觀全局,雖然智能家居的風潮來勢兇猛,但是國內諸多企業的營銷渠道還是較為單一保守,只依賴房地產商和集成商發力,未能整合各種渠道資源,因此在市場開拓上顯得疲乏無力。
亂象之三功能噱頭
功能實用不實用老百姓說了算
現在很多智能家居的功能很多,但是這些功能操作并不方便。許多廠家宣稱自己的產品是簡約化設計、傻瓜化操作,但實際操作很繁瑣,許多家庭中的老人、孩子不會使用這些產品,成為智能家居市場遇冷的一個關鍵因素。
國內智能家居產品的功能可謂五花八門,以樓宇產品為例,在國外,樓宇對講產品的主要功能就是對講和開鎖,但是中國化之后,已經完全超越了產品本身的特性,擁有偵煙感知器、瓦斯偵測器、防盜報警器、紅外、門磁探頭等冗余功能。有媒體調查過一二線房地產市場智能家居產品的使用情況,得到的結果是大部分所謂功能強大的智能產品能發揮的實際效用卻十分有限,一些多余的功能形同擺設,并不能真正被使用。
造成我國市場智能家居產品的“繁雜”和“花哨”的原因,并不是用戶本身的需求所在。而是一些廠家為了刺激消費,在產品功能和設計上增加噱頭和賣點。這實際是一種忽視產品的品質而盲目地擴大市場份額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智能家居的良性發展,不但降低了智能家居廠商的信譽度,也達不到智能家居預期的效果,難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智能家居如今受到房地產市場歡迎,但除了高端樓盤外,企業在銷售上難有突破也是不爭的事實。針對這種慘淡的市場現狀,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以往智能家居廠商對產品的宣傳和開發、建設,很大程度上是針對著房地產開發商的需求,為了幫助他們提高商品房的檔次,而忽略了真正的智能家居的用戶--社會公眾的具體需求究竟是什么。
初步了解,以市場需求熱度為參考,當前智能家居系列產品排名為:可視對講系統、智能家居報警系統、信息發布及社區服務系統、智能燈光控制系統、網絡遠程監控系統、智能遮陽系統、遠程家電控制與空調控制系統等。從這里可以看到,終端用戶對于環境安全以及居家舒適度的要求是占首要的。
當前有許多智能家居企業連國內居民對智能家居的需求都沒了解到位,就開始在做產品做系統了。這種例子在行業內并不少見。其實,在做產品的同時我們更需要了解的是中國的智能家居未來發展方向是怎樣的,而這個發展方向必定是建立在***的基礎之上,消費者的需求之上。只有去研究消費者最關注什么、為什么關注,以及分析消費者對產品的興趣點、潛在需求等等方面,我們才能預測把握住智能家居未來的發展。
市場亂象之四價格混戰
大牌價格平民市場傷不起
智能家居這個概念對于大部分人而言,仍然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樓閣”,而價格居高不下更是讓人不敢靠近。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一個家庭裝修花50萬元,那做一套整體家居系統可能要20萬元。按照面積計算,一套140多平方米的房子,可能要5萬元左右,這僅僅是基本的防盜、照明系統。智能家居系統對于很多消費者而言,是個錦上添花的東西,而不是必需。目前,中產階級采用得非常少,部分大面積的豪宅才會配備或局部配備相應的智能家居系統。
某智能系統品牌負責人給記者算過一筆賬:一套功能比較完善的智能家居系統,包括常規的燈光遙控控制、電器遠程控制、電動窗簾遙控、多房間家庭背景音樂及視頻共享功能、安防報警及網絡視頻監控功能,采用國產品牌需要5萬元左右,而國際品牌在10萬元以上。
據智能家居廠方人士透露,智能家居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智能家居的市場規模不大,產品采購成本相對較高,產品投入與研發成本比較大。有時候一套智能家居系統的造價基本相當于一套房屋的裝修造價,性價比相對卻不夠高。一套普通的商品房裝修費用一般在5萬10萬元,昂貴的智能家居裝修費用“嚇跑”了一大批普通消費者。如果它的價格能夠降低,在老百姓(603883)的接受范圍之內,或許離普及也就不遠了。
除了產品貴,智能家居的施工費用也不便宜。智能家居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綜合布線,復雜的系統設置與安裝調試,也會花費更多的人力成本,而且都必須由專業的智能家居設計公司與工程師進行全面的智能化設計與安裝調試。
是時候該打價格戰了嗎?認真你就輸了
每到銷售旺季。家電產品的價格戰就是硝煙四起,降價打折的口號是隨處可見。當下智能家居產品也漸漸有向家電產業看齊的苗頭。不少智能家居廠商也投入施行了降價策略。我們都知道,遵循市場的規律,一個行業的產品價格戰都是在該產品的市場已經進入成熟期的時候才會打響。這是因為這個時期,市場上同質化的產品已經供遠遠大于求,此時,性價比高的產品才是消費者的首選。像電子和家電產品就是這樣。各大生產廠商和經銷商為了在過度飽和的市場贏得消費者的親睞,紛紛喊出低價格的口號,以吸引消費者。都企圖通過價格戰來搶占或者是鞏固市場份額。
而智能家居行業的現實是,智能家居市場很大程度上還是處在未完全成熟的狀態,上下游產業鏈雖有發展,但還完全說不上飽和。盡管它已在中國發展了10多年,但是它的普及度甚至比不上手機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那時人們至少對手機是什么、手機的功能是什么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而智能家居對大部分人而言是陌生的。
當智能家居行業消費群體已經很龐大了的時候,完全處于一種買方市場了,競爭才會非常的激烈,這時各大廠商和經銷商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價格戰才會真正打響。
現在真正在使用智能家居的用戶,相對而言都是有條件追求生活品質的高端用戶,他們更多的是為了體現生活品質和個人品味,所以智能家居產品走的是相對高端的路線,價格戰更是無從談起。
過早的陷入價格戰的泥潭。低價競爭問題形成的負面效果只會嚴重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現在,還是多做口碑吧。
市場亂象之五各自為政
各路廠商爭天下,標準統一未有期
智能家居可以說是由安防行業、中控行業、IT行業、電工行業、AV行業以及家電行業融合而成的一個新的行業領域。面對智能家居誘人的市場前景,越來越多的產品供應商紛紛加入到智能家居行業隊伍中。
安防企業涉足智能家居領域的突出者莫過于樓宇對講企業,近幾年,隨著可視對講產品技術從模擬走向數字、從總線走向TCP/IP,在傳統對講系統的基礎上集成家庭安防、燈光、家電控制等功能已經成為可能,樓宇對講企業將產品線融入智能家居的步伐日漸沉穩。
隨著樓宇對講廠商的介入,家電企業自當不甘示弱,不斷調整產品線。其中,海爾憑借“U-home”智慧屋最早進入智能家居市場的企業,隨之TCL、長虹、美的等家電企業也紛紛涉足國內的智能家居市場,并推出“智慧家庭”等概念。一時間,家電行業再掀智能熱潮,在家電控制的基礎上,不斷的完善智能家居產品線。
隨著安防、家電企業的入駐,運營商也開始搶灘智能家居市場蛋糕,以其分得一羹。三大電信運營商以及國家電網、地方廣電不約而同地將智能家居作為了宣傳重點,國家電網、江蘇有線(600959)均在最顯著的位置展示了智能家居方案,并且國家電網的方案并不僅僅是智能電網,江蘇有線的方案也不僅僅是IPTV,對于安防、計量、監控、呼叫等智能家居的典型業務,它們的方案也均有涉及。
目前我國智能家居市場格局有三分天下之勢:第一陣營是以傳統的樓宇對講廠商為主,主要是冠林、安居寶(300155)、視得安、振威等,這類廠商主要是提供一個智能化的綜合控制平臺,在此平臺上整合了安防報警、家電控制等眾多子系統;第二陣營是以家電廠商為主,如海爾、TCL、美的等等,這類廠商主要提供信息化網絡化的家電為主;還有一個陣營是燈光控制、窗簾控制等模塊和接口的生產廠商,代表廠家有索博、波創、瑞朗、奇勝等,主要是配合前兩類廠商,提供各類智能開關和接口模塊。
從市場現狀來看,第一陣營樓宇對講企業,他們的優勢在于技術及渠道兩方面優勢,更有助于智能家居的普及;第二陣營進入智能家居領域,集合品牌、渠道以及資金優勢,憑借對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及需求的了解,不斷地擴大市場份額;而運營商也有自己的優勢,在網絡服務、信息推送等方面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第三陣營更加關注的是家居生活舒適度,深鉆對智能控制系統本身的研發與應用。各類廠商提供所提供的產品及其市場定位都有所不同,就造成了智能家居市場上諸侯紛爭,各自為戰的局面。
由于智能家居在我國起步較晚,許多廠家在開始時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由于沒有統一標準,行業良莠不齊形象日益嚴重。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以及各系統之間統一的通訊協議的局面,導致廠商各自為陣、系統操作復雜、產品缺乏穩定性、協調性能力差等問題,制約智能家居的市場的發展。據ABB中國低壓產品業務部開關插座業務單元營銷經理邱宇鵬表示:“智能家居市場的廠商較多,但很少廠商做一個品牌可以涵蓋智能家居的所有內容,且越來越多的用戶要求廠商能為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對于智能家居系統而言,一個通用、開放、穩定、標準的系統總線對于解決方案的完整性、產品的穩定性和功能的延伸性是非常重要的。”智能家居系統與其他系統進行整合的關鍵問題在于產品通訊協議的統一,由于各廠商按照不同的接口標準和協議進行生產,所以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較為困難,使得用戶的體驗大打折扣,大大影響了智能家居產品的市場推廣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