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D1Net訊 2月7日(上海)
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智慧城市概念的持續炒熱給智能家居帶來了一波發展熱潮。但在熱潮襲來之際,冷靜頭腦后,智能家居產品的安全問題又提上了“議程”。
智能家居產品,暗含隱私安全泄露隱患
如果你看過美國著名的真人秀節目“老大哥”(Big Brother),就會知道生活在一個充滿窺探和陷阱、危機四伏的家中是多么可怕。而在科技領域,這種危機四伏也是無處不在的。
最近有消息指出,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與智能手機廠商合作,在手機中預留后門,來窺探和監控普通用戶的信息,來達到所謂的保障國家安全的目的。產品涉及到iPhone、Android手機等產品,即便蘋果、谷歌公司都聲明沒有參與此項活動,但人們的擔心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人們似乎對谷歌收購Nest并沒有什么興奮感。
以谷歌為例,這個擁有全世界最大搜索引擎份額、涉及多領域的科技巨頭,已經越來越讓人感到不安。近年來,谷歌公司的多項服務都因非法收集用戶隱私,在美國、歐洲等國家遭到巨額處罰,但這并未影響公司的發展和對新興科技領域的擴張。目前,谷歌正在積極拓展機器人和健康科技等新項目,包括能夠檢測用戶血糖的隱形眼鏡等。毫無疑問,隨著科技產品形態的進一步豐富,收集用戶信息的形式是更為多樣化的,不再僅僅是通過基礎的Web服務。
智能家居產品如何窺探你的隱私?
那么,對于普通用戶來說,谷歌收購Nest的消極意義是什么?顯然,智能家居是需要連接到互聯網的,也擁有采集信息數據并發送的能力。或許智能溫控器或煙霧探測器并不僅僅是完成他們的本職工作,而是暗中收集用戶的個人信息、位置等等,讓原本應是最私密的家庭空間,也變得不再安全。
目前谷歌尚未完成對Nest公司的收購,Nest公司的首席執行官Tony Fadell也表示,谷歌的收購不會改變Nest透明的運營機制,Nest產品永遠不會非法收集用戶資料。但令人擔心的是,在隨后的德國DLD會議上,該CEO便宣布Nest產品未來的隱私政策,將由谷歌自由制定,這將智能家庭設備的隱私問題再次推至風口浪尖處。
不僅只有谷歌會收集個人信息
谷歌并不是唯一需要擔心的科技公司。在目前,我們已經擁有大量的智能家居設備可以選擇,諸如三星和LG等獨立標準的產品、Z-Wave陣營的智能設備,或是Nest公司的恒溫器和煙霧探測器。雜亂的市場和多種標準,讓用戶無法分辨,也帶來了極大的信息和安全威脅。
比如Foscam公司所生產的嬰兒監測器產品,在去年8月有黑客通過互聯網連接到一對夫婦所購買的攝像頭,對他們2歲的嬰兒進行辱罵和威脅,這顯然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該公司的監控攝像頭產品可謂臭名昭著,擁有很多明顯的漏洞,非常容易被不法人士所利用。
顯然,消費者是無法在眾多智能家居產品中做出有效的辨別和選擇,這也是智能家居安全性的巨大隱患所在。據數據統計,家庭自動化市場在10年內已經成長為150億美元的龐大市場,未來物聯網市場有望達到19萬億美元,各種大小公司也層出不窮,隱私及安全性問題日益嚴峻。
如何權衡責任界定問題?
Smart Things公司的首席執行官Alex Hawkinson曾在采訪中表示,數據共享的好處是能夠為智能家居企業提供更好的算法,從而優化產品使用體驗,同時,數據可以進行匿名處理,以保證用戶的隱私。也就是說,實際上收集用戶信息是可以通過技術來進行加密、實現匿名處理的。這也就生產了另一個問題:如何權衡責任界定。
Nest公司的首席執行官Tony Fadell表示,在谷歌完成收購后,將盡力推行透明機制的數據共享計劃,讓用戶掌握更多主動權,選擇是否要將數據報告給廠商。另外,也將對數據實施加密措施,防止用戶數據泄露而造成巨大損失。
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即使是共享加密的數據,同樣是存在風險的。相關評論人士表示,如果使用類似谷歌這樣科技巨頭的產品,分享數據并非不可行,因為大公司通常承諾了最好的設計和最佳安全性,但是仍有一系列問題。雖然用戶選擇了正規公司,但意味著你將與該公司分享大量的個人信息,從某種程度上說,仍是令人擔心的。
顯然,智能家居產品的安全及隱私問題,將是一個長久的討論課題,市場需要進一步完善、廣泛的標準也有待確立。不僅僅是谷歌、Nest、Smart Things這樣已具規模的大型公司,越來越多廠商也在逐布將分享機制透明化、推出更健全的數據分享機制,讓消費者更容易進行選擇。同時,黑客的行為也會得以遏制,因為當完善的數據分享機制建立之后,所生成的匿名數據會直接呈現給廣告公司,進行市場戰略分析,顯然不再需要黑客來竊取用戶數據了。
智能家居安全問題不僅僅需要用戶的關注,業界也應形成一套有序科學的制度以界定、規范各廠商的市場行為。歸根究底,新技術為生活帶來了便捷,但同時也帶來了隱憂,從電腦誕生到智能手機再到智能家居,一路走來,從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