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早間消息在日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院長李安民表示,對于M2M發展的獨特網絡需求作了詳細解讀。
李安民認為,隨著接入網絡的M2M終端數量不斷增加,目前的移動通信網絡必須做出適應性的調整,區分出M2M通信流量后再進一步滿足其特定的需求。“中國電信對物聯網的探索主要以M2M為主,而M2M游牧式的通信方式對移動通信網絡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應對獨特需求
李安民表示,M2M所特有的海量終端接入,會對表示層、過載控制能力、網元處理能力等方面造成巨大的壓力。此時表示層就需要更多的碼號資源或者能高效利用碼號資源的解決方案。而移動終端過多后,可能出現局部熱點的終端同時接入以及終端同時附著導致的流量風暴,因此更好的過載控制方案是必備之需。
目前不僅存在大量使用無線接入的固定終端和采取游牧行為的終端,還包括專用號段和只需要數據通信功能的終端。而這些終端的能耗又是一大顧慮因素,因為蜂窩網頻繁的信號令交互會導致終端耗電量需求大大增加。
在可用性和QoS方面,要求網絡進一步提高帶寬能力、提供規模化終端接入能力,以及提高覆蓋能力。QOS方面,需考慮時延敏感小數據應用的QOS保證,通過各種手段降低連接建立時延和數據傳輸時延,包括終端采取一直在線模式,避免建立PPP連接所導致的時延,采取更好的QOS保證機制。
在環境適配和運營維護上,M2M終端和H2H終端存在很大不同,包括移動性以及網絡維護和管理需求等,需要通過M2M平臺的開放能力和海量信息,來滿足終端的運營維護需求。
邁向區別承載
M2M通信的交互模式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以數據采集為主,如各種指標采集應用、定位跟蹤應用、環境監測應用等;第二階段涉及在數據采集基礎上的遠程控制和信息發布,此階段前向流量將逐漸增加;第三階段是機器與機器之間的直接通信,此階段前反向流量將走向均衡化。
“其中,在從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邁進時,傳感器的智能感知與應用層的智能分析最為關鍵。”李安民坦言:“目前來看,我們還處于第一階段即初步建設階段。”
緊接著,李安民對中國電信的業務發展步驟做了詳細介紹。“在業務發展初期時,需要網絡混同承載M2M通信和H2H通信。在這一階段還沒有太大的業務需求,加之我們目前專門的技術手段,包括網絡技術本身,移動通信本身也沒有完全準備好,所以這一階段基本是處理策略,網絡不做大的改動,網絡參數基本不變,針對特定問題進行局部優化,同時嘗試通過終端采取一些措施,應對程序自動化等特征帶來的問題間接提升網絡性能。”
到了業務發展中期,網絡區別承載機器通信。中國電信所需做的是解決現網,隨著M2M通信規模的增加,包括碼號、通信信號等在內的各種網絡資源將面臨較大壓力,應避免這種壓力進一步發展,從而減輕其對移動網絡的較大負面影響。
李安民透露,國內三大運營商包括歐洲運營商都申請了M2M建設,當前中國電信正在混同承載階段走向區別承載階段。網絡要實現區別承載,首先要識別出M2M通信,將M2M通信和其他通信區分開來,比如機器終端接入網絡可以采用單獨的網絡接入標識符NAI,在接入參數中使用特定的終端用戶類型,在機器終端可以采用專用的IMSI、MDN號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