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大陸科技集團發布了全球首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二維解碼芯片,改變了二維碼識讀核心技術一直以來為歐美企業所掌握的局面。業界評價,從此,物聯網將用上“中國芯”。
更快的速度
這款芯片是將傳統軟件解碼,采用大規模可編程邏輯電路,經過創新性的研發設計,轉化為硬件方式解碼,使系統在解碼速度上較軟機解碼方式提高10倍以上,識讀效率(抗污損)提高30到50倍,同時大大簡化了原有解碼系統所需的周邊電路及其元器件,降低了成本和功耗,提高了可靠性。
2010年9月,新大陸通過與臺灣配套廠商臺聯電、臺灣智原科技公司的通力合作,新大陸首顆二維碼解碼芯片成功流片并通過測試。芯片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設計指標:實現國際標準的一維條碼、二維碼(PDF417)解碼功能。
新大陸科技集團董事長胡鋼介紹,傳統的二維碼解碼過程,是由軟件實現的編碼、糾錯、圖形處理等算法,需要三個集成電路:DSP、Dram、Flash相互關聯運行。但是新大陸經過重大創新性的再設計,將其轉換為大規模的可編程邏輯電路,由單顆ASIC集成電路運行,由此研發了全球首創的二維碼解碼芯片,實現了硬件解碼。
二維解碼芯片的誕生帶來的是更為廣泛的應用前景,為物聯網識別認證的實現提供了保障。
在技術上,條碼識讀技術的芯片實現將條碼解碼的速度和識讀率性能提高到了民用產品的水平,用戶將有可能僅僅使用一個U盤大小的簡易裝置,就可以使傳統的電腦獲得專業級的二維碼識讀功能。
在產品上,條碼芯片改變了傳統依賴專業條碼識讀機具的現狀,對二維碼應用的產品形態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尤其對于物聯網領域的端末設備,提供了極高性價比的嵌入式解決方案。
更多的應用
胡鋼說,一項技術只是作為一項應用還是形成強大的產業,還要看它的商業路線。
他說,識別與感知、網絡與傳輸、智能應用構成了物聯網產業鏈的基本層面,而二維碼應用將帶來物聯網創新的商業模式。
從產業發展的趨勢看,以條碼與射頻識別(RFID)為代表的物聯網識別與感知技術作為物聯網價值鏈的核心基礎,將成為物聯網主流應用的焦點;而基于物聯網識別與感知技術與行業應用相結合的物聯網端末設備將在各種物聯網行業應用領域大行其道。預計在物聯網從傳感識讀元件、芯片、物聯網端末設備、軟件、網絡通信傳輸、云計算等智能處理到業務應用的完整產業鏈上,在未來5年內將帶來至少千億級的產業規模。
胡鋼說,在產業應用方面,新大陸已經有一些新的嘗試。2005年12月,中國正式啟動“動物疫病可追溯系統”項目建設,以牲畜二維碼耳標為載體,通過標識編碼、標識佩戴、身份識別、信息錄入與傳輸、數據分析和查詢,實現生豬從出生到養殖、再到屠宰各環節的一體化全程監管,使動物養殖、防疫、檢疫、監督有機結合,達到對動物疫情的快速、準確溯源。未來還將向從生豬屠宰到餐桌的流通環節的可追溯項目,實現產業鏈的縱深發展。RFID傳感冷鏈物流系統的研發和應用也正在進行,可實現對冷凍制品的生產、運輸、倉儲等流通環節的全程控制。
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說,隨著新大陸二維碼解碼芯片的誕生,未來能方便識別二維碼的智能手機大規模地推廣,物聯網將真正深入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
在過去,物聯網應用需要一個體積較大的二維碼自動識別設備,在傳統的二維碼解碼方式下,這種識別設備運算速度相對較慢、成本高。
而目前,這些不足獲得了極大的改善,物聯網在日常工作生活消費的大規模應用成為一種可能,二維碼解碼芯片可以裝進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可以充當移動的、手持的自動識別設備。
“未來,當消費者進入超市購買生鮮類產品,可以通過自己的智能手機掃描讀取產品上的二維碼條碼,獲得相關信息,以決定是否購買。”王晶告訴記者,這個案例目前公司正在做,需要一個帶芯片的外接U盤設備就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