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品--靠差價累積財富
在產品單調、短缺的年代,供不應求的狀況決定了市場是“賣方市場”。工廠賺取“原材料”到“成品”的差價,商家賺取“原產地”到“目的地”的差價。同一個產品,哪個廠家,哪個商家銷售的價格低,消費者就買那個,差價成為消費者唯一的選項。于是廠家、商家為了市場占有額,千方百計、不惜血本,競相殺價吸引消費者。同時,粗制濫造、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商業秩序、商業價值、商業道德遭到踐踏。靠差價積累財富的前景越來越暗淡,漸漸地走入了死胡同。
2、品牌--靠信用累積財富
品質鑄造品牌,品牌創造財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商品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激烈,利潤越來越薄,單靠賺差價積累財富已經越來越難以為繼。一些實力單薄的中小企業在這種殘酷的競爭中破產了,而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為避免倒閉,開始注重產品的內在品質。那些市場適銷對路、物美價廉、信譽良好的產品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品牌意識在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覺醒,普遍意識到品牌附加值蘊藏著巨大的財富價值,要靠品牌信譽求生存,要靠品牌創造積累財富,商品經濟進入品牌信譽時代,品牌、品質、信譽度成為企業響亮的標簽。“質量就是生命!”、“品牌就是財富!”的口號成為企業的生命指南。哪個企業擁有性比價高、信譽良好的品牌,哪個企業就能生機勃勃、財源滾滾。海爾、聯想、格力、美的等一批依靠品牌信譽起家的企業正是在這個時期快速發展壯大,走出國門,享譽世界。
3、系統--靠做流程機制創造財富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品牌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傳統的品牌經濟面臨嚴峻考驗。一些知名的品牌企業受制于傳統的營銷方法,沒有及時跟上信息革命的腳步,品牌魅力逐漸減弱,漸漸地退居“二線”成為“養在深閨”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而一些新品牌依靠互聯網、物聯網的強大信息技術系統的推動一夜成名,成為家喻戶曉的后起之秀。例如,阿里巴巴推出的一種新理念、新方法的商業操作系統,能夠促進品牌、工具,能力互相激發,產生新的火花,實現了企業內部生產、管理、營銷與外部線上線下的無縫接軌和貫穿融合,因此在市場上大放異彩。3年多前阿里提出“新零售”時,很多人認為互聯網帶來的只是虛擬的商業世界,線下依然會是傳統渠道、傳統商業的天下。可是在3年后,一個共同的ONE商業世界、服務共同的用戶的高度共識已經在線上線下的企業中形成共識。企業、品牌、銷售、流程、方法融為一個有機的系統機制,為所有參與者創造了巨大的財富,這就是系統機制創造財富的典型案例。
4、平臺--做模式標準創造財富
定位定江山,模式創造財富!搭建一個好的平臺十分重要,一個好的平臺就是一座財富礦山。一個領先的平臺可以吸引優秀的人才、技術、資金、資源,平臺的商業模式標準則是線上線下企業實現財富夢想的核心要素。在競爭激烈的多元化社會,抱殘守缺、不知變革創新,就會落伍于時代,遭受重大挫折。昔日紅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品牌-- “熊貓牌電視機”、“海鷗牌照相機”、“上海牌手表”等明星企業因循守舊,最終被淘汰出局的失敗案例就是最好的佐證。
商業模式標準是以品牌為中心,將連接技術、管理、銷售、服務的一體化、商業化模式進行標準化制定,追求的不是單個要素而是全要素聯動。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標準對財富的積累是巨大的,所以任何一家企業都必須與時代進步同頻共振,努力找準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準備制定的利潤增長點,開創出一條新的創富思路。
現實中,許多平臺企業與時俱進,結合市場實踐,大膽進行商業模式標準的創新,創造了很多好的商業模式。例如,平臺模式、免費模式、軟硬一體化模式、專業化模式、O2O模式、品牌模式、雙模模式、核心產品模式、速度模式等等。先進的商業模式標準揭示了成功的關鍵要素、避免了商業模式的常見誤區、指明了商業模式創新的原則和方法,助力平臺上的廠家、商家、管理者、經營者、營銷人員、技術人員、以及創業者、合作伙伴們走向成功,為企業創造財富。
5、生態圈--建立協定關聯內部循環財富管家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商業之間的聯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分彼此。社會各個生產、技術、營銷要素互聯互通、共融共享的程度越來越高,任何企業都無法“獨善其身”“一枝獨秀”。“單打獨斗”已經過時,“抱團發展”才是硬道理。商業競爭已經由產品生產到銷售環節再到產業鏈生態圈之間的競爭,“商業生態圈”由此應運而生。
建立商業生態圈,是指商業活動的各利益相關者共同建立并管理一個價值平臺,從而實現生態價值和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主要任務是吸引有共同價值目標、共同市場準則、共同經營理念的企業商家,通過建立協定關聯內部循環財富管家機制“統一打理”,共同打拼,“抱團發展”的“生態型企業群體”。
許多企業通過建立“生態圈”抱團取暖,壯大實力與競爭對手展開角逐,在控制產業鏈的同時享受整體效應,例如,華為、騰訊、百度、阿里、小米……,幾乎所有的大公司都在建立各自的商業“生態圈”。“生態圈”最有價值的東西在于讓我們從整體的高度審視整個商業的發展規律和商業思維,由此對自身進行更加精確的定位,以適應這一充滿生機同時又危機四伏的“生態圈”時代。
6、生態架構--建立自動關聯生態循環財富配置者
隨著生物技術、5G技術、臉譜識別技術、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廣闊應用,推動著社會產業的各要素的重組、變革、提升。偉大企業最終成功地笑到最后,本質上不是單個“生態圈”的成功,而是許多個關聯“生態圈”連接的成功,這些連接就是生態架構。
生態架構的賣點是“產業生態鏈”而不是“企業本身”。生態架構在各個“商業生態圈”與“商業生態圈”之間促成環環相連的緊密聯系,使其首尾相接,形成一條閉環的完整的“產業生態鏈”,讓上中下游的企業所擁有的資源超出它所在公司和組織的邊界之外,達成人才、資金、資源的高效配置,形成合力,實現共融共享、優劣互補、減少環節、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有效提升整個“生態產業鏈”的靈活性、適應性、競爭性,使產品具有更高的性價比,從而能讓產業鏈上的企業不斷發展,整體推進。
生態架構把各行各業融合在一個競合狀態下,消除千百年來廠家商家與消費者的博弈,實現全網鏈接、自由連鎖、形成共享、互生、共贏的“命運共同體”,讓每位參與者成為資源的共享者、協作的奮斗者、財富的配置者,實現競合利他,幫助他人,成就自己。
例如,寬帶業務需要本地網運營商接入服務商、應用開發商、內容提供商展開合作,如果涉及電子商務,還需要有金融部門的參與。比如移動增值業務,就需要移動網絡運營商、系統設備制造商、終端設備制造商、軟件開發商、內容提供商等有關企業之間緊密的合作。可見,要構建和諧共贏的產業生態架構,產業鏈上各相關主體都要找準位置,著眼于各自的核心優勢,展開縱向合作,做各自擅長的事。
生態架構向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多功能、多服務、多附加值的“萬物互聯互通”的“產業生態鏈“,應用物聯網新商業理念、思維邏輯、信息技術、數字化技術,通過競合利他、協同作戰,建立起最科學、最先進的財富積累系統 ,讓產業鏈上的所有者都有機會分享到財富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