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物聯網的本
錯。互聯網只是技術手段之一。正好能被普通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而已。按照同樣邏輯,我可以同樣宣稱傳感器或人工智能是物聯網的本質。按照這種思維,說任何Thing只要互聯網化,就是物聯網產品了。
例如給每個燈泡一個IPv6地址,能通過互聯網控制燈泡開關,就叫物聯網燈泡了嗎?家里溫度傳感器把數據傳到戶主手機上就成為Nest了嗎?
實際上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一個產品要物聯網化,不是簡單的聯網就好了,它必須要成為智能互聯產品才行。
智能互聯產品有三個核心要素:物理組件、智能組件和連接組件。智能組件放大了物理組件的功能和價值,而連接組件則放大了智能組件的能力和價值,從而導致價值不斷提升的良性循環。
物理組件包括產品的機械和電氣部件。例如,在汽車中,這些包括發動機、輪胎和電池。
智能組件包括傳感器、集成處理器、數據存儲、控制、軟件,通常還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統和用戶操作接口。例如,在汽車中,智能組件包括發動機控制單元、防抱死制動系統、帶自動雨刷的雨水感應擋風玻璃和觸摸屏顯示器。
連接組件包括支持與產品進行有線或無線連接的端口、天線和協議。
智能連接產品支持一組全新的產品功能,可分為四個方面:監視、控制、優化和自治。每一種功能本身都很有價值,也為下一個級別奠定了基礎。例如,監視功能是產品控制、優化和自治的基礎。
誤區二:
為聯網而聯網,一窩蜂都在上物聯
許多公司的老板為了上物聯網而上物聯網。發現競爭對手有了個物聯網xx系統,或者因為有政策扶持,于是一窩蜂非理性的去上物聯網系統。完全沒有競爭戰略思維。結果做好了,發現砸了不少錢卻沒帶來什么效益。于是乎,就怪物聯網不好使。
因此,在上之前一定要經過慎重決策,聯網產生的價值要大于成本,才有利可圖,上了才有意義。
例如,一些熱水器商家已開發出故障監測和通知功能,但熱水器使用壽命長且可靠,很少有家庭愿意為這些功能支付足夠的費用。因此,熱水器商家只在少數型號上提供它們作為選項。
誤區三:
物聯網只是采集傳輸設備數據
物聯網不只是采集些傳感器、PLC的數據發送到云端。
例如,可以通過遠程升級現場產品的軟件功能,在不變更物理形態的前提下,不停迭代提升產品軟件功能。或者可以遠程進行參數的修改。遠程優化現場設備的工藝參數。
誤區四:
數據采集越多越快越好
許多客戶偏執的認為設備數據采集頻率越快越好。但是實際上,數據不是信息。數據沒有價值,信息才有價值。
誤區五:
追求酷炫的可視化界面
很多情況下,很多物聯網系統只有簡單的遠程監視功能,沒帶來太大價值,就只好在用戶界面的表面功夫上做文章。不帶來價值的物聯網系統淪為了追求炫酷展示效果的展會大屏界面。
誤區六:
設備加個網關就叫物聯網設備了
采集設備數據進行遠程監控只是最基礎的一步。要做好一個物聯網化的智能產品,需要做到四個功能:監視、控制、優化和自治。只有簡單的監視控制,就淪為低層次的同質化競爭。
監視
智能互聯的產品可通過傳感器和外部數據源對產品的狀態、運行情況和外部環境進行全面監控。通過采集數據,產品可以提醒用戶或其他人注意環境或性能的變化。還可以監控跟蹤產品的操作特點和操作歷史,更好地了解產品的實際使用情況。
這些數據對設計、市場細分 和售后服務具有重要意義。監視數據還可以發現售后保修的合規性問題以及新的銷售機會。
在醫療器械行業,監控是創造價值的核心要素。
如市面上的一些數字血糖儀使用傳感器在患者的皮膚下測量血糖指標,并以無線方式連接到其他設備,在患者達到血糖閾值前30分鐘,向患者和臨床醫生發出警報,從而進行適當的治療調整。
控制
通過內置于設備中或駐留在云端的遠程命令或算法,智能連接的產品可以實現遠程控制。算法可以是指示產品對其條件或環境的特定變化做出反應的規則 (例如,"如果壓力過高,關閉閥門" 或 "當停車場車庫的交通達到一定水平時,打開照明或關閉照明 ")。
通過控制,用戶能夠以許多新的方式控制和個性化他們與產品之間的交互。
例如,用戶可以通過智能手機調整照明色調燈泡,打開和關閉它們,在檢測到入侵者時將其編程為閃爍紅色,或在夜間緩慢調暗。
再比如,一個智能聯網的門鎖,可以讓用戶在智能手機上對訪問者進行識別后,遠程開鎖進入家中。
優化
來自智能互聯產品的大量監控數據流,再加上遠程控制產品的能力,使公司能夠以多種方式優化產品性能。智能互聯的產品可以將算法和分析應用于實時數據或歷史數據,從而顯著提高利用率和效率。
例如,在風力渦輪機中,本地微控制器可以在每次旋轉時調整每個葉片,以獲取最大的風能。另外通過調整每臺渦輪機,不僅可以提高其性能,還可以縮小其對附近渦輪機效率的影響。
實時監測產品狀況和遠程控制的數據,使企業能夠在即將發生故障時進行預防性維修并遠程完成維修,從而減少產品的停機時間和避免派遣維修人員。
即使需要現場維修,也可以提前了解損壞的內容、需要哪些部件以及如何完成修復,從而降低服務成本并提高首次修復率。
例如,監控ATM 機出現故障的早期跡象。在評估了故障 ATM 機的狀態后,如果可行就進行遠程維修。即便公司需要派技術人員去現場維修,該技術人員在到現場前,已經事先拿到故障的詳細診斷、建議的維修方法和需要攜帶的零件。
自治
監控、控制和優化功能結合在一起,使智能連接的產品能夠實現以前無法實現的自治運行。在最簡單的層面上,產品可以自主運行。例如一些智能吸塵器,使用傳感器在不同的房間中自主清潔地板。
更復雜的產品能夠了解自己的環境,分析自己的服務需求,并適應用戶的喜好。自治不僅可以減少對操作人員的需求,還可以提高危險環境中的安全性,并在偏遠地點進行安全操作。
自主產品也可以與其他產品和系統協同工作。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連接,這些功能的價值可能會呈指數級增長。
例如,隨著更多智能電表的連接,電網的能效也在提高,使公用事業公司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深入了解和響應需求。
最終,產品可以完全自主地運行。算法利用有關其性能和環境的數據,并利用其與其他產品進行通信的能力產品。操作人員只需監控系統的性能指標。
誤區七:
制造業企業上物聯網,不變革組織結構
絕大多數的制造業企業,在實施物聯網系統的過程中,還是原來傳統機電人才在主導物聯網發展。
殊不知,這次物聯網的技術浪潮,就是要從傳統的機電一體化思維提升到數字化智能連接產品的思維。結果很多企業的物聯網戰略,就被這些沒有智能連接產品思維的人,帶到了溝里。
智能互聯產品創造了新的人力資源需求和挑戰。其中最緊迫的是需要招募具備新的技能組合的人才,其中許多技能要求很高。
傳統由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組成的工程技術部門必須招聘軟件開發,系統工程,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和其他領域的人才。
GE 董事長 Jeff Immelt 說過這句話:
每個工控公司必須成為一個軟件公司。
——every industrial company has to be a software company.
誤區八:
拿著產品經理整理的客戶需求列表,
就認為是物聯網系統的需求
大錯特錯!這些客戶需求只是淺層的一些功能性的需求。并沒有考慮到其他的許多需求,如可靠性、擴展性、伸縮性等。這些需求更為重要。
誤區九:
物聯網就是把生活中的物品聯網
除了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智能家電、智慧出行等,這個世界有很多日常生活之外的東西也要智能連接的。
例如,工廠里的PLC、機器人、數控機床,地底下的挖礦設備,農場的各類機器等。
誤區十:
每個人對物聯網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實際上每個人對物聯網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隨便找幾個人問他/她物聯網是什么,你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要是問的是普通人,他會說物聯網就是智能家居。
要是問的是物聯網產品提供商,他會基于他們的產品來回答。
例如MCU單片機硬件廠商的會說物聯網就是IoT芯片,云計算廠商則會說物聯網就是IoT Hub。搞RFID的認為物聯網就是RFID,搞NB-IoT的認為物聯網就是NB-IoT。
相信現在,大家對物聯網有了更深的了解。隨著5G、低功耗廣域網等基礎設施加速構建,數以萬億計的新設備將接入網絡并產生海量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加速與物聯網結合,應用熱點迭起。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工業智造,智慧醫療等行業應用不斷滲透,物聯網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我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