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鄰居后院幫忙干活時,發現鄰居正在通過智能手機上的嬰兒監控器應用來查看他們屋里正在睡覺的小寶貝閨女。
我的孩子年齡大了些,當年還沒有嬰兒相關的物聯網小工具可供使用。現在除了嬰兒睡眠監測傳感器之外,還有智能服裝(服飾)、智能溫度計、自動秋千等等,當我開始對此進行一些研究時,感覺它們有點令人難以置信。
這些產品背后的理念/目標是高尚的——讓您的孩子更安全,同時為您提供更多信息(理論上),以便做出更好決策。如果您能發現一種趨勢,比如孩子在睡覺時體溫偏高,那么,您可以更好地將有價值信息發送給專業的醫護人員,以防萬一。
但是,在某些時候,我們需要放慢這一進程。
那么多世紀以來,孩子們一樣出生、成長,而且他們能夠在沒有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情況下生存。孩子們能夠睡覺,學會走路,甚至被父母“搖晃”著入睡,而這些都是父母通過從長輩那里學習并且利用父母的本能做到的......即反復嘗試。
通過依靠數據推動的方式撫養孩子,父母無法學會如何觀察那些不容易量化的事情:我孩子的行為模式是否正常?服用藥物后臉上的顏色是否有異常?他們臉上有一種奇怪、呆滯的表情嗎?根據孩子的不同,這些可能實際上是真正的疼痛跡象,而這些跡象并不總是被物聯網解決方案所察覺。
請不要認為我看不到這些物聯網小工具的任何價值。在感染、流感或其他疾病的情況下,了解孩子睡眠體溫的基本記錄可能是至關重要的信息;同樣,技術在減少嬰兒猝死綜合癥(SIDS)和其他疾病的悲劇事件方面也發揮著神奇的作用。
然而,技術需要作為一種工具,而不是替代品。當父母的直覺需要時,它可以提供額外的信息來幫助父母。細心(或“了解”)往往是保護孩子的最佳防線,我妻子在這方面做的很棒,而且我敢打賭,在任何物聯網解決方案出現之前,她很容易就能看出孩子們正在“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