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這一名詞的誕生
雖然物聯網是100多年以來技術醞釀的成果,但“IoT”這個詞直到1999年才被Kevin Ashton提出。
1999年,負責供應鏈優化的Kevin Ashton在對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宣傳中提出了“Internet of Things”一詞,簡稱就是IoT。RFID是一種通過無線信號識別目標并讀取數據的通信技術,在工業、領域被廣泛應用,也算是物聯網正式誕生前把物聯網這個概念貫徹最徹底的技術之一。
2000年初:物聯網的概念逐漸傳開
2000年初,行業對“Internet of Things”逐漸有了興趣,諸如《衛報》(The Guardian)、《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和《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等影響力媒體開始逐漸提及物聯網,甚至有些文章直接以“Internet of Things”為標題。
2005年,隸屬于聯合國的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報告,稱物聯網將會成為“世界信息交流的新維度”,“我們將能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和任何物體進行連接”。
2008年3月26日至28日,首個國際性IoT大會在蘇黎世召開,物聯網受到的關注到了空前的高度。同年,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IC)把物聯網列為了6個“具沖擊力民用技術”之一。
2010年開始:物聯網開始實質性發展
2010年開始,隨著4G和電子化、自動化的成熟,各大巨頭企業、商業組織和國家開始對物聯網進行實質性的人力、物力、財力投資,物聯網行業熱鬧了起來。
2014年1月,CES 2014召開,物聯網成為了最大主題。一個月之后,世界最大互聯網公司之一谷歌完成了對當時火的一塌糊涂的智能家居公司Nest的收購,是傳統巨頭把物聯網高調推向家庭、個人用戶市場的代表事件。
隨著時間的推進,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公司開始從事物聯網業務,對行業和個人都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小米初步成形的物聯網生態就是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例子。
2019年開始:5G給物聯網“氮氣加速”
前面提到了通信技術的發展對物聯網發達程度起著決定性作用。5G是近些年通信技術的最大飛躍,這會對物聯網產生極強的促進作用。結合4G和其它無線通信方式,有了5G的物聯網能夠容納更多物體,更快地傳輸更多數據,進而實現萬物互聯的目標。而我們,則有幸活在人類又一次“工業革命”期間,感受并見證物聯網對生活、行業和社會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