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就已經開始關注和研究發展物聯網產業,近年來,國家更是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大力扶持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在國家和企業的雙重努力之下,中國物聯網產業已經初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產業和應用基礎,甚至成為了下一個風口。
此前,華為產品與解決方案Marketing池振濤在中國物聯網高峰論壇中曾表示“論道容易、努力踐行和持續發展是現下物聯網的三道坎。這三道坎是每家物聯網企業需要深度探討的。”
論目的:物聯網究竟在賣什么?
物聯網究竟在賣什么?池振濤認為,首先就是連接,如今市面上應用商出了各種連接包。但現在流量已經免費了,因此賣流量肯定行不通。其次是賣平臺,比如在平臺上做設備管理,告知客戶的表的故障,但這個賣點并不全面。最后是賣服務,到目前為止,產業需要跨越的就是做良性閉環的持續商業模式。
聊過程:路途很艱辛,定位很重要
在將物聯網的時候首先需要明確定位,清楚企業和自己在這個舞臺上的定位。在華為布局物聯網的過程中,遇到過很多問題。
1.網絡優化問題
池振濤指出第一個問題便是所謂的網絡的問題。在國家大力的重視和發展下,NB-IOT這張網絡整個勢頭起來了,但這個過程中,這張網絡從初始的建設到真正的連接的過程當中出現問題是必然的。比如,該覆蓋的地方沒有覆蓋到,這個時候要求想鋪的地方鋪進去是很困難的;此外,干擾問題也極其嚴峻,系統內同頻干擾,系統間鄰頻干擾,包括容量問題,并發接入上線率低,心跳保活容量降低等等。即使對于建設網絡的人而言,也需要看到行業價值的問題,這就是網絡問題。
2.物聯網和端的協同問題
“對于物聯網和端,就是做設備以及做網的需要握手,端要懂網,網要懂端,更好的協同。”池振濤指出,端的整個行為必然對網有所影響,傳輸的數據包大小也會對網有所影響,不同的端要懂網,此外是不同表的要求,網要懂表的需求。通過網絡的優化和端握手,實現數據價值的創造跨域到知識和智能。物聯網需要在云端通過大數據的能力對物聯網龐大的數據進行分析和采集價值。無論是人工智能還是大數據還是云,第一就是需要將數據通過整理建模形成一個有意義的信息。知識是可以離線的而智能是需要融入到業務中去的。對于行業而言,如何跨越智能,而不是只停留在只是階段,就會有人愿意為物聯網所產生的價值買單,而且是高價買單。
“我們是響應萬物連接,萬物數據,想做一個無所不能的籃子,這個籃子既能裝橘子又能裝雞蛋,但人們不會買,雖有有人講了一句話‘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是我們當下遇到的一個大坎。”
談生態:我們不是要建立技術,而是要建立商業
“華為從IOT開始就在做生態,我也做的大數據,到現在為止至少我手上的生態基本上都不行。”池振濤如是說到。究其原因,因為當下的物聯網解決的是交付類的生態,物聯網就是端管云,從終端到芯片到網絡的一種架構,而這種架構并沒有超越其他東西。因此,企業必須做一個完整的方案,而完整的方案意味著需要各方的參與,這個過程必然存在著各種問題,就需要握手解決。而這種生態是不需要聚合的。目前,需要建立面向交付、技術的貨架,告訴用戶已然形成完整可交付的東西,而聯盟并不是為了技術標準聚在一起的,而是為了參與者的利益聚在一起的,現在不是要建立技術,而是需要建立商業!
PS:本文根據中國物聯網高峰論壇池振濤演講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