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個新聞在朋友圈刷屏了
原因有三
一是雙方來頭是在太大,一個是全球最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一個是全球前三的云計算公司,頭部企業強強聯合,馬太效應進一步增大
二是阿里云和西門子優勢互補,雙方合作能做的事情太多
三是德國的工業+中國的互聯網,在兩國總理的注視下,上升為國家戰略
這個新聞解讀起來就是
物聯網是阿里巴巴集團繼電商、金融、物流、云計算之后的第五賽道,阿里云牽手重量級伙伴,要大力拓展工業物聯網啦
西門子作為工業物聯網老大,搭上了阿里云的快車,準備聯手在中國搞事情了
先說第一條,共有云頭部市場已經形成,工業物聯網市場潛力巨大
近期,Gartner發布了2017年度全球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分析報告,根據新鮮出爐的數據,AWS、微軟(Azure)、阿里云位列前三甲。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數字吧
數據來源:Gartner
阿里云位列第三,是唯一入選短名單的中國云服務商,2017年度IaaS營收為10.9億美金,增長率也很可觀,達到62.7%;
“3A”合計壟斷了66.5%的市場份額,更可怕的是Google與阿里云的差距略有拉大,除巨頭之外的企業增長率僅為8%
可以說,公有云IaaS市場的頭部企業已經形成,市場份額呈現倒三角分布,未來以云為中心的數字化服務市場,馬太效應將進一步凸顯
接下來,看看工業物聯網的市場空間有多大
單位:10億美元
數據來源:埃森哲和FrontierEconomics
埃森哲聯合Frontier Economics,預估了物聯網對中國12個產業的累計GDP影響: 在中國當前政策和投資趨勢的助推下,未來15年,僅在制造業,物聯網就可創造1960億美元的累計GDP增長。
如果進一步擴大物聯網的影響,埃森哲預估物聯網創造的經濟價值將從1960億美元躍升至7360億美元,增加276%。工業與物聯網的結合,將迸發出巨大的市場空間。
再說第二條,阿里云和西門子優勢互補,能做的事情太多
IoT是阿里巴巴集團繼電商、金融、物流、云計算之后的第五賽道,借助阿里云強大的云計算能力,阿里云IoT全面布局智能城市、智能人居、智能園區與智能制造等行業板塊。
西門子致力于將互聯網元素滲入工業生產的全流程、全價值鏈,促進互聯網與制造業的融合變革。
未來雙發將在四大領域形成廣闊的市場空間
一是網絡傳輸
以嶄新的方法將機器、設備、團隊通過先進的傳感器、控制器、軟件程序和網絡連接起來,使信息高效集成和更快傳輸。
比如阿里云IoT目前在多個工業園區,搭建基于LoRa的低功耗廣域網,構建了Link WAN-LoRa的核心網平臺,提供云計算、邊緣計算、設備端計算三體聯動的服務,構建阿里云IoT的核心計算能力。
二是技術創新
云計算、大數據、網絡安全、自動化、工業仿真、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技術的發展對工業物聯網產生的巨大促進作用。
比如,ET工業大腦將AI與工業生產線結合,旨在讓龐大的鋼鐵軀體擁有智能大腦。目前已經在流程制造的數據化控制、生產線的升級換代、工藝改良、設備故障預測等方面開展工作。ET的目標是成為一個不斷吸收專業知識的“大腦”,可以指揮各種類型的工業軀體。
三是智能工廠
包括傳統工廠的智能化轉型和創新者新創辦的智能工廠
比如在協鑫光伏的切片生產車間,為了讓一根僅0.1mm粗細的鋼線不斷摩擦硅錠,最終切出一片片僅0.2mm厚的硅片。
阿里云的ET工業大腦將標準化車間所有端口的數據傳入工業大腦,隨后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對所有關聯參數進行深度學習計算,在生產過程中實時監測和控制變量。
目前,協鑫光伏的生產良品率已經提升1個百分點,每年可節省上億元的生產成本,成為首個“中國智造1%”的威力范本。
四是解決方案
把軟件、硬件、服務、咨詢打包成整體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智能制造
比如西門子通過 OPL 提供了一個全面整合的概念,可以使包裝機和包裝線實現全集成自動化。在全集成自動化(用于無縫自動化的開放式系統架構)的基礎上,OPL 基于標準的自動化和通信平臺集成整條包裝線。
再說第三條,德國的工業+中國的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
中國擁有牢不可破的制造產業地位與巨大的國內市場優勢,同時在數字化創新領域領先世界。德國擁有高端制造業的技術和人才,以及強大的IT能力。雙方在數字化+制造業領域的合作,可謂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未來,在阿里云與西門子這樣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相信中國與德國的數字技術將繼續加速與制造業的融合,智能制造領域將更加快速的發展。
阿里云與西門子,數字化與制造業,中國與德國,以本次簽約為始點,即將誕生一個全新的產業格局和世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