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用eSIM卡意在物聯網
一號多終端技術其實是從運營商角度出發的物聯網時代輕通信解決方案。去年中國移動物聯網公司進一步完善“無線通信-智能終端-人”多元體系,針對不同用戶群體對解綁手機、靈活通信的需求,推出了一號多終端解決方案,實現手機、手表等多個智能終端共享一個號碼,且同時在線。用戶使用同一號碼即可在任意已相互關聯的終端撥打或接聽電話,使得戶外、運動、會議等情景下的通信變得更輕松。
這一解決方案體現了運營商“大連接”戰略需求。以中國移動為例,其有近10億戶移動用戶,如果每個用戶有聯網通信需要的設備可以達到10個,包括汽車、iPad、電腦、攝像頭、家用智能設備、可穿戴設備等,最終會帶來100億個聯網終端。一號多終端以用戶號碼為中心,將各種聯網設備統一在一個號碼之下,運營商可以基于號碼資源開創更多業務,為用戶提供通信便利。
而eSIM卡技術則是從設備角度出發的連入移動網絡的方案。eSIM卡是直接焊接在主板上的一個芯片,體積比傳統的SIM卡要小很多,目前最小的eSIM卡可以做到2mm×2mm。eSIM體積小、成本低、性能可靠、安全性高,而且eSIM卡可以編程,通過軟件寫入或者擦除用戶與運營商的簽約協議,可以在運營商之間轉網。這一功能也使運營商在應用eSIM之時有許多顧慮,eSIM卡使用戶可以在不同運營商的網絡間進行切換,這無疑降低了消費者對運營商的依賴。
但當前,物聯網空前發展,各種可穿戴設備、人體監控設備、車聯網、智慧家庭、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抄表、定位跟蹤等應用如同雨后春筍般蓬勃地發展起來,對于這些智能設備而言,通信和聯網無疑是基礎功能,eSIM的優勢更加明顯。運營商采用eSIM技術,顯然是個更好的選擇。
中國聯通作為最早支持eSIM標準規范的運營商,其eSIM管理平臺在2017年3月份已經上線,支持消費物聯網應用;中國移動也推出了物聯網管理開放平臺,并推出了eSIM芯片;中國電信在物聯網領域的eSIM平臺建設也已經完成。
但對eSIM的功能開放,運營商態度并不相同。中國移動并不支持跨運營商切換,也不支持第三方平臺的eSIM寫卡。中國聯通較為開放,在4月底重慶舉辦的合作伙伴大會上與華為、聯想、高通、阿里、科大訊飛(002230)等合作伙伴推出了eSIM聯盟計劃,希望通過產業鏈協同創新,在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領域推進eSIM產業生態系統的構建。因此其底層技術也有差異,中國移動采用了貼片的方式,有MS1、MS0兩種;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則采用了TEE模式。
能否顛覆傳統SIM卡?
目前HUAWEI WATCH 2 Pro/2保時捷以及HUAWEI WATCH 2 2018三款eSIM版智能手表首批支持中國移動一號雙終端業務,后續蘋果等其他品牌可穿戴設備也將支持。購買以上支持該業務功能智能手表的用戶無需前往營業廳,只需在手機上安裝“和多號”App,通過“一號雙終端辦理入口”即可在線開通業務,2018年6月到2019年5月期間為免費體驗期,免收業務功能費。
3月7日,中國聯通啟動的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也從當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開通該項新業務的用戶可享受從激活起12個月eSIM副卡使用功能費減免的優惠。蘋果的 Watch的第三代已和聯通合作實現了”一卡多終端”,HUAWEI WATCH 2 Pro也支持聯通的”一卡多終端”。
終端企業一直對eSIM卡寄予期望。早在2014年,蘋果就在iPad Air 2 LTE版中集成了該項功能,用戶可以借助該卡實現自由切換運營商。eSIM的出現顛覆了以往SIM由運營商主導的局面,在運營商、終端廠商之間多出了一個遠程配置管理平臺,誰主導了這個平臺,誰就掌握了eSIM的話語權。
對于運營商來說,掌握這個管理平臺意味著能夠延續SIM卡時代的主導權,所有的套餐、資費、盈利模式等都能套用SIM卡時代的模式,同時增加了物聯網的接入便利性。對于終端廠商來說,它們拿到這個主導權意味著能在激烈的手機/可穿戴設備競爭中獲得優勢。蘋果推出的 SIM、華為推出的“天際通”、小米的“小米漫游”、魅族的“國際流量”就是終端廠商在替代SIM卡方面的嘗試。
這無疑動了全球運營商的奶酪,因為號碼資源是運營商核心資源。當年三星也在其終端中加入了eSIM卡,因為沒有運營商支持而無聲無息了。因此現階段,eSIM只可能在受限的物聯網場景中應用。
eSIM互通尚是短板
中國移動在驗證測試eSIM國際業務中發現,可用軟件重復擦寫的協議證書(簡稱證書)存在一些問題。表現在一些運營商選擇由平臺商(卡商)制定證書,平臺與證書的耦合性太強,這對全球互聯互通的eSIM國際業務來說非常不利。
而且出于規范理解、成本、產品策略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數eSIM卡產品并不完全支持國際規范要求,造成卡產品與證書之間存在兼容性問題。
業內專家認為,現在是各家預置各家的證書,而對于證書如何統一、號碼與運營商的對接由誰來把控、以后采用遠程下載方式時空中傳輸會不會被破解等問題,還沒有協調統一,還有信息存放、是否滿足網絡安全法相關的法律法規等問題也亟待明確。
為實現平臺與證書的解耦,打破第三方平臺商的壟斷,中國移動表示正在制定統一的證書,并與多家廠商完成證書的兼容性測試,目前已部署eSIM平臺進行測試。
專家建議,要分階段、分步驟地開展eSIM的應用。現在eSIM的應用,包括蘋果和聯通的合作、聯通和華為的合作、華為和中國移動的合作,這些都是一事一議的。首先進行小范圍試點,其次是限制范圍和限制試點,之后引入更多的產業鏈企業,最后在有較成熟的經驗的基礎上上進行大規模推廣。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首批啟動城市選擇的都是消費物聯網應用活躍的城市,但都繞行北京,可能也暗含行業管理部門對該業務的商業模式、可靠性、安全性存觀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