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物聯網應用快速增溫 對安全性需有更高要求
責任編輯:editor005 作者:涂翠珊 | 2017-11-17 13:52:18 本文摘自:digitimes
據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報導,智能手表與其他穿戴式裝置最大的賣點之一,便是用戶可借助這些裝置隨時監控心律、血糖等健康數據,而不是只依賴久久一次的健康檢查。隨著感測裝置技術不斷進步,它們的功能將不僅止于心律監控,而其價格也將降至大眾都能負擔的范圍。
舉例而言,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剛獲準了Butterfly IQ手持式超音波裝置,這項技術能將iPhone轉變成超音波掃瞄器,如果消費者不知道如何判讀超音波影像,也有許多即將問世的工具可提供協助。
3D4Medical的最新技術可提供各種3D的骨骼、肌肉影像。雖然市面上早已出現3D成像技術,但這些都需要復雜的裝置才能執行,3D4Medical的技術只要利用手機或平板便能執行。
此外,哈佛大學的Wyss Institute正在利用從不同器官取得的培養細胞,投入一種身體芯片(body on a chip)概念的研究。由于研究人員將研究與測試轉移至身體外部進行,因此不像傳統臨床實驗一樣昂貴、費時。這項研究可望為藥物研發與疾病治療開創全新的面貌。
醫療技術創新將伴隨新的安全問題。除了個人隱私的顧慮外、安全問題也將影響手術機器人與植入式裝置的安全性。由于新的裝置在設計時多有考慮到安全防護,但對既有裝置而言就較為棘手。
體內裝置的安全防護與生物傳感器類似,都需考慮到、功率、成本以及額外電路。特別是在健康醫療等安全至上的市場,軟件與韌體更新將成為新的趨勢。FDA在2017年8月核可了一項心律調節器韌體更新,希望能避免裝置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遭到侵入、竄改、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