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小松的無人推土機和無人挖土機。Nikkei
日本重工業機具制造商小松制作所(Komatsu)透過可將施工現場可視化的物聯網平臺,將自動化機具帶入建筑工地。
小松和NTT DoCoMo、SAP Japan等IT業者合作,共同組建一個開放性平臺,將平臺上的App銷售給包括非小松用戶的中小型建商,該平臺靈活運用了自動駕駛技術與分享經濟模式,提高施工現場整體作業效率。
日經新聞(Nikkei)采訪小松會長野路國夫,了解小松將自動化導入施工現場的過程與想法。野路表示,因卡車司機的人手不足,加上如搬運土石的卸料車,常在山區上上下下,時間長,司機長期處在空氣質量不良等惡劣環境,因此決定開發自駕卡車。
剛開始,包括自動駕駛軟件、辨識周圍環境的感測裝置與圖像處理技術、高精細地圖都是從國外采購,歷經10多年,小松從對無人車所需技術一無所知到現在已能完全掌握,至今仍陸續和海內外大學、研究機構合作,共同研發無人駕駛系統。
推土機在搬運土石過程,每天都會開鑿新的道路,等于地圖時時再變,應用到無人駕駛就需要高精度的定位技術和圖資,因此小松決定自行制作,利用搭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車進行測量,再配合裝有制作地圖用感測裝置的巡邏車,每天制作地圖、每天更新;定位測量則用了5顆衛星,將精度提高到正負50mm。
該無人駕駛車會因應前方車輛距離得以減速,或設有當暴沖或出現突發狀況時,按下紅色鈕即可立刻剎車的機制;以及利用毫米波感測裝置,來偵測如落石等周圍障礙物,以做出自動停止等動作。
借助前述這些功能的控制管理,讓一般卡車司機感到無所顧慮,不會擔心和無人駕駛車一同作業,會因不可控制而導致危險。確保安全是無人車最重要的課題,目前小松仍在持續推動無人車安全系統的建置。
野路認為,提高客戶價值光是無人化駕駛還不夠,還必須改變工作形式,如一般機具自動化只為了取代人力,但在物聯網平臺下的無人推土機因為導入了自動控制,能將整地精度從正負50mm,提高到正負15mm,這是一般熟練的老手無法做到的,挖土機自動化后可達到人力難以做到的整齊斜面。
隨著自駕時代來臨,小松認為,對汽車維修業將起重大變化。由于自駕車搭載的感測裝置、軟件是以往舊式車輛所沒有的零組件,加上在共享汽車模式帶動下,車輛將廣泛被使用,使用率高當然維修機會也高,因此現行維修廠若不精進技術,恐將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