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叫醒你的除了鬧鈴,還有智能燈具柔和的光線;上班路上,智能車載系統已經根據實時路況為你規劃了最優路線;要買東西,可穿戴設備輕輕一刷,根本不用帶錢;想看醫生,移動醫療設備還能把你的健康數據提前發到醫院……這即是萬物互聯之后,人們生活在智慧城市中的一天。
其實,當數以億計的“物”實現互聯互通之后,帶來的變革是翻天覆地的——廠商能夠依靠物聯網技術提升未來工廠的生產效率,減少設備的意外停機,追蹤商品的運輸流轉,改進用戶的產品體驗。
誰都不想錯過這塊令人垂涎的大蛋糕,誰都不想被未來已來的智能時代所拋棄,于是,谷歌、蘋果、英特爾等科技巨頭開始未雨綢繆、早早布局;三一重工、格力、海爾等傳統行業領頭開始尋求轉型,深化探索;還有Jasper、Pebble、歐瑞博等一大批初創企業前仆后繼,奮勇開拓。真是好一派欣欣向榮之景象!
可是,物聯網的發展真的有表面看上去這么光鮮嗎?我們不能忘記那份曾經流傳甚廣讓人觸目驚心的“智能硬件死亡名單”,也不能忘記如雨后春筍一般大批冒出的智能家居企業又是怎樣銷聲匿跡的。
表1:廣為流傳的“智能硬件死亡名單”
物聯網在高歌猛進的同時,背后隱藏的問題也正日漸顯現。行業標準不統一、大型安全事故頻發、商業模式不明晰、生態系統擴展受限等眾多要素,都在制約著物聯網產業的爆發和落地。
標準,統一嗎?
理論上來說,通過將日常生活的家居家電連接在一起;將城市中的路燈、汽車、樓宇連接在一起;將工廠里的控制器、驅動器、各種底層設備連接在一起,能讓我們的生活更便捷,工作更輕松,生產更高效。因為這些互聯互通的設備能夠收集環境中的數據,并基于接收的信息進行分析、預測和調整,從而幫助用戶節約時間、精力和資金。
然而,理論美好,要想實現真正的互聯卻困難重重,為什么?因為“碎片化”——這位互聯互通的敵人——正是物聯網從娘胎里就帶出來的“天性”。
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所述:傳感器多種多樣,無線連接標準林立,應用類別千差萬別,這給芯片方案設計和終端產品設計均帶來挑戰。
首先從感知層來看,傳感器是多種多樣的,有物理的傳感器,化學的傳感器,生物的傳感器,甚至同一物理傳感器也多種多樣,不可能存在一種適用于所有領域的通用傳感器。不同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類型大不相同,如何把這些數據結合起來以產生價值,還存在疑問。
其次,從連接層來看,物聯網的無線通訊技術種類繁多,既有以Zigbee、WiFi、藍牙、Z-wave等為代表的短距離通信技術,也有以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低功耗廣域網)為代表的廣域網通信技術。LPWAN本身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工作于未授權頻譜的LoRa、SigFox、RPMA等技術;另一類是工作于授權頻譜下的蜂窩通信技術,比如LTE Cat-m、NB-IoT等。這些通信技術之間沒有共同語言:Wi-Fi無法與Zigbee對話,蜂窩網絡也不明白藍牙“說”的是什么。
最后從應用層來看,物聯網應用場景的千差萬別,導致了應用終端的碎片化。以前,在人與人互聯的時代,雖然人類分不同國籍、不同人種、不同膚色,但是溝通的需求卻是比較一致的,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世界范圍內不同品牌智能機的功能都大同小異。但在物聯網時代,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中相應設備的需求千差萬別,工業制造領域和醫療領域的設備需求大相徑庭。
圖:物聯網三層架構
更進一步,物聯網產業鏈也同樣呈現“碎片化”特征:從終端、網絡到應用開發、系統集成,再到客戶,各個環節的銜接非常不暢。
上述三個方面是站在物聯網三層架構的角度來說,再從各個企業的角度來看——每個公司都有很強的動力設立私有標準,以確保用戶無法使用競爭對手的產品。
這在互聯網時代是很常見的現象,比如亞馬遜的電子書格式不兼容其他廠商的電子閱讀器;從蘋果iTunes購買的音樂無法用其他播放器播放;所有游戲主機都有著私有的游戲格式。
物聯網時代,這種情況進一步升級。Keurig公司曾在咖啡包中加入專門的代碼,確保該公司的咖啡機只能使用這些咖啡包。惠普也曾對打印機和墨盒采取過類似的做法,目的是為了阻止競爭對手對私有標準進行反向工程,開發出兼容的外設。2015年12月,飛利浦在Hue智能照明系統的軟件升級中停止了對ZigBee通用協議的支持,使這一系統不再兼容其他廠商的智能燈泡,此舉引發了用戶的強烈抗議(迫于壓力,幾天后,飛利浦又恢復了對ZigBee的支持)。
如果所有企業都抱著拒絕提供兼容性的心態,或是利用法律去阻止競爭對手進行反向工程,那物聯網帶來的便利根本就是無稽之談。用戶購買的智能燈具無法和窗簾形成聯動,智能服裝無法和洗衣機通信,汽車對交通燈“愛答不理”,物聯網的價值也會因此而大打折扣。
安全,有保障嗎?
2009年物聯網概念剛剛在中國被提出時,國人對此十分陌生,甚至有人問:物聯網是什么?跟物流有關系嗎?到現在,不過八年光景,卻已經有大批家長在高考填志愿時考慮要不要給孩子報個物聯網專業了。這從側面反映了物聯網已經不再是空中樓閣,至少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各種互聯設備已經是隨處可見了。
任何事情都是一把雙刃劍,物聯網設備的激增同樣引來了不法分子的覬覦,近兩年,物聯網安全事件頻發,甚至還出現了數起轟動全球的大型事故。
最有名的要屬2016年10月21日那場讓半個美國互聯網都癱瘓了的黑客攻擊事件。媒體將此次攻擊稱做“史上最嚴重的分布式拒絕服務(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擊”,可見其影響之惡劣。所謂DDoS,是指借助于客戶/服務器技術,將多個計算機聯合起來作為攻擊平臺,對一個或多個目標發動攻擊。
圖:半個美國互聯網都癱瘓了
這樣說恐怕有些抽象,舉個形象的例子。一群惡霸試圖讓對面那家有著競爭關系的商鋪無法正常營業,他們會采取什么手段呢?惡霸們可以扮作普通客戶一直擁擠在對手的商鋪,賴著不走,真正的購物者卻無法進入;或者總是和營業員有一搭沒一搭的東扯西扯,讓工作人員不能正常服務客戶;也可以為商鋪的經營者提供虛假信息,商鋪的上上下下忙成一團之后卻發現都是一場空,最終跑了真正的大客戶,損失慘重。這便是DDoS的運作原理了。
在去年的這起事件中,黑客們通過互聯網控制了美國大量的網絡攝像頭和相關的 DVR 錄像機,然后操縱這些“肉雞”攻擊了美國的多個知名網站,包括 Twitter、Paypal、Spotify 在內多個人們每天都用的網站被迫中斷服務。
黑客們使用了一種被稱做“物聯網破壞者”的Mirai病毒,能夠通過互聯網搜索物聯網設備,當它掃描到一個物聯網設備(比如網絡攝像頭、智能開關等)后就嘗試使用默認密碼進行登陸(一般為admin/admin,Mirai病毒自帶60個通用密碼),一旦登陸成功,這臺物聯網設備就進入“肉雞”名單,開始被黑客操控攻擊其他網絡設備。
所幸這次攻擊持續的時間并不太長,可就在安全專家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的時候,2016年11月,至少5家俄羅斯銀行持續遭到攻擊,導致20億盧布被盜。據安全事務部門稱,攻擊來自一個龐大的僵尸網絡,涉及到30個國家的24000臺計算機和物聯網設備。
2016年年末,被命名為Hajime的惡意軟件橫空出世,目前已經感染了包括數字錄像機、網絡攝像頭以及路由器在內的約30萬臺聯網設備。同Mirai相比,Hajime的行動更加隱秘,技術也更為先進。一旦感染設備,該蠕蟲便會采取多個步驟,掩蓋其運行的進程,并將相關文件隱藏于文件系統之中。
2017年4月,BrickerBot開始發動永久拒絕服務攻擊(Permanent Denial ofService,PDoS)。BrickerBot能夠感染基于Linux系統的路由器或者類似的物聯網設備,機器程序一旦找到一個存在漏洞的攻擊目標,BrickerBot便可以通過一系列指令清除設備里的所有文件,破壞儲存器并切斷設備網絡鏈接,使設備在無聲無息之中陷入永久癱瘓。
就在最近,央視新聞客戶端曝光的一則消息在民眾中引起軒然大波:智能家庭攝像頭泄漏隱私已經成為火熱的生意,只要將被破解的IP地址輸入播放軟件,就可以實現偷窺,不被覺察。
令人肝兒直顫的物聯網安全事件一樁連著一樁,一件連著一件,真要說起來,三天三夜也講不完。究其原因,有以下兩個。
第一,廠商在做系統和設備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安全性。Tripwire對653名IT專業人員和約1000名遠程員工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80%的暢銷小型辦公室/家庭辦公(SOHO)無線路由器存在安全漏洞,更可怕的是,全球50%以上的路由器使用默認或基本的用戶名和密碼組合。對黑客來說,這些門戶大開的設備簡直就是一塊塊涂著蜂蜜的誘人蛋糕,焉能不嘗一口?
第二,更大的金錢和利益將會激勵黑客發動攻擊。互聯網時代,銀行密碼被盜最多也就是損失些物質財產,可是在物聯網的新世界,如果有人利用聯網攝像頭趁你不在家偷窺你的小孩呢?如果無人駕駛汽車剎車突然失靈呢?如果聯網的心臟起搏器突然失效怎么辦?說句夸張的話,利用物聯網技術,甚至可以搞暗殺了!再者,物聯網設備數量是手機、電腦的數十乃至數百倍,一次性造成的損失也比原來要大得多。
物聯網安全是一項貫穿全局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從底層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傳輸、存儲和分析,直到上層應用共同發力,僅靠一方之力難成規模。同時,消費者也需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廠商在設計產品之初就應將安全納入考慮,政府也要加強對安全的關注和相應問題的管理。
盈利模式,清楚嗎?
物聯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就是:企業到底怎么賺錢?
咨詢公司埃森哲的一項調查顯示,盡管物聯網市場已得到充分發展,但許多公司在部署物聯網方面仍然存在困難。埃森哲高管布魯諾·泊松表示:“對1400名企業高管進行的調查顯示,他們看好物聯網市場,只是不一定能轉化成部署物聯網的有效行動。”這即是物聯網商業模式存疑的典型表現。
在互聯網時代,連接是能產生巨大價值的一環。由于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帶來的是流量的指數級增長。從中國移動2015年報中可以發現,其流量年均增速均超過100%,數據業務收入已占其收入一半以上,多年的流量經營轉型初見成效。
然而,當以NB-IoT為代表的物聯網大網建成之后,采用此網絡的設備更關注低功耗、廣覆蓋的功能,對于流量需求非常低(大量終端平均一年使用流量也不足智能手機一天流量消耗),多年探索出來的流量共享、流量交易、流量階梯定價等流量經營的方式將不再適用。也就是說,雖然物聯網為運營商帶來數倍于手機用戶的連接數,但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值卻遠低于手機用戶,連接變得十分不值錢!
再說說終端,智能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標志性的硬件設備,為企業帶了了巨大的利潤。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智能機市場的總營業利潤為537億美元。其中,蘋果的營業利潤為449億美元,占比高達79.2%;三星為83億美元,占比為14.6%。
可是放眼整個物聯網領域,至今還沒有出現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殺手級應用,大多數所謂的智能硬件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了一個APP。試問,消費者既然可以直接用遙控打開空調,為什么要多此一舉再下載個APP呢?真正的智能空調需要做的是識別目前處于房間內的人的感受,并調節至最舒適的溫度。另外,其還應具備了解常住使用者的作息時間提前調節溫度的功能。但目前的技術顯然還實現不了這一點,許多智能硬件的出貨量只有可憐的幾萬個甚至只有幾千個,純粹賣硬件根本賺不了錢。
以前,周鴻祎曾經鼓吹過智能硬件免費的商業模式,但后來承認這是在打自己的臉。舉例來說,硬件做任何修改,開模都至少要花三個月,整個供應鏈隨便哪兒出點兒問題,都能把人急得上吊。以前軟件如果做不好,大不了就是沒人下載,但是如果硬件有問題,賣不出去,積壓了庫存,就會造成巨大的虧損。
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觀點是,服務才是物聯網的真正價值所在。Gartner是這種觀點的堅定支持者,認為物聯網所產生的邊際收益,絕大部分將源自于服務應用領域。
舉個例子,亞馬遜推出了一款售價僅為5美元的智能硬件“Dash Button”,在家按一下該按鈕,就可以配送礦泉水、洗滌劑等500多種生活用品。5美元的價格如何能讓企業獲得利潤?沒錯,它們并不是依靠銷售產品來獲利,而是用戶使用該產品的服務時所產生的收益。但問題是,這款產品究竟賣出了多少,在服務上創造了多少價值,還有待商榷。
所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雖然在前文談及了物聯網發展、成熟和落地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障礙,但物聯網毋庸置疑代表著未來的發展大勢。智能手機用了20年的發展,才達到近5年的這種火熱狀態,我們為什么不多給物聯網一些耐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