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或誤連網
我們每個人對于未來都存在許多想象。今年三月,我和日本北海道大學健康科學系教授淺賀忠義在一場對談中,他憶起日本漫畫對他的“未來觀”有非常大的影響。例如1952 年手冢治蟲的首部長篇連載漫畫《原子小金剛》,故事中的天馬博士因為無法忍受喪子之痛而制造了小金剛,會說超過60 國語言、能辨人類善惡,擁有超越正常人1000 倍的視力、飛翔用的火箭發動機以及可發射的激光光束的手指等。在二戰結束后的日本大受歡迎。說來有趣,這款現在看起來仍舊充滿科幻感的機器人,原著設定是在2003 年4月7 日出生,也就是距今14 年前的“過去”。
美國的好萊塢電影更是未來科技應用想象的最佳代言人。2015 年經典科幻電影《回到未來》上映30 周年,對影迷來說,2015 年10 月21 日是極具意義的日子,因為這天正是回到未來第二集,主角馬帝與布朗博士乘坐時光車通往未來的“那一天”,也同樣是距今2 年多前的“過去”。電影中不少科技應用已經成真,如利用廚余產生再生能源的反應器、3D 立體及全像投影技術、體感游戲、指紋辨識技術與穿戴式智能眼鏡等;當然也有許多短期內還無法實現的技術應用,如自動綁鞋帶球鞋、飛行車、以及我個人最期待的飛行滑板。
《原子小金剛》、《回到未來》兩個案例中,可以發現人類對于未來的想象一直跑在現實環境前。但究竟科技應用是否有應該要有的底線呢?全球在主力推廣的物聯網,是否所有應用缺口都該滿足與開發呢?
《赤裸的未來》一書指出2008 年全球的聯網設備數量已經超越全球人口數量。另一份來自Cisco 的報告也預測,2020 年全球聯網設備數量將一舉提高至500 億臺,物聯網全球商機超過20 兆美元。我相信現在翻開雜志與瀏覽網頁,很難不看到物聯網的相關應用產品與服務的報導,然而以一個設計師而言,目前我還無法說服自己為何“萬物皆需聯網”。更積極的說,如果要做全新的聯網解決方案,要很清楚定義在“永續”觀點中討論設計價值及合理性。曾經有人推銷我買偵測寶寶尿濕的傳感器,每當尿布濕了,訊號能直接傳到爸媽手機上;另外,也有業者在販賣給出差在外的父母,一個可以用手機隔空講話、說故事的枕頭。現在回想起,慶幸當時我沒買這些產品,我才因此能注意、提醒自己多關心孩子,盡量騰出時間跟他們實體親近的接觸與互動,親力親為似乎也是現階段生活能保有些許人性與溫度的必要投入。去年我在荷蘭設計師周看到一位設計師展出一款類似Nike 過去的聯網球鞋,但因為目前無法符合新的通訊協議而下市;亦或是像最近辦公室停電一整天,所有的感應水龍頭都無法出水,像這些有更多相似且說不完的案例,都是提醒我們在面對聯網未來時,有擁抱、也有更深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