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消息,如果說移動互聯網是一個能將豬都能吹起來的風口,那么下一個風口無疑將是物聯網。
對于發展速度日趨緩慢的運營商來說,物聯網無疑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出口。根據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的預計,2016年國內物聯網行業整體收入將超過一萬億元。
當然對于運營商發展物聯網也有一些挑戰和不同的聲音出現,這些才是更應該注意的。
也要兼聽不同的聲音
盡管運營商對物聯網如此火熱,也有潑冷水的聲音,獨立研究機構New Street Research合伙人安德魯·恩特威斯爾指出:“物聯網不會成為電信運營商的收入流,而且5G和物聯網也并非相互依賴,密不可分。”
當然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了擔憂:“物聯網會提高運營商的利潤,但是有限。而且隨著物聯網卡增多有可能還會造成信令風暴,造成網絡癱瘓。甚至如果管控有問題,不慎流入大眾市場,那么還會造成減收。”
畢竟物聯網在商業環境中并不是一個產品或者一門技術,而是涉及多各產業鏈,因此要實現規模化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并且多久能產生規模以及規模化后多久能產生收益也是一個挑戰,另外,對于一些企業來說從何開始如何介入到物聯網的產業中也顯得比較盲目。
不管這個冷靜的聲音如何,國內運營商以及廠商已經動起來了。
中國聯通:側重窄帶物聯網(NB-IOT)
為了拓展物聯網廣闊的藍海市場,中國聯通已將物聯網列為三大創新戰略之一。
下一步中國聯通將全面加快沃4G+業務發展,助推窄帶物聯網技術,給未來的智慧家庭、智能制造提供網絡基礎。
其實在去年7月中國聯通就率先在上海完成了基于NB-IoT的智能手表、智能停車等的樣板展示,由此開通了全球第一個4.5G NB-IOT技術樣板點。
在剛剛過去的6月,NB-IoT(窄帶蜂窩物聯網)標準獲得國際組織3GPP通過,標準化工作的完成,意味著NB-IOT 將進入規模商用階段。
日前,中國聯通集團客戶部總經理田文科曾公開表示,中國聯通今年計劃在超過5個城市啟動基于900MHz、1800MHz的NB-IoT外場規模組網試驗及業務示范。并且計劃于2016年底或2017年初推進重點城市的NB-IoT商用部署,2018年則將開始全面推進國家范圍內的商用部署。
另外,除了關注NB-IoT技術外,中國聯通同時也在關注采用未授權頻譜的LoRa技術。
中國移動:車聯網是主要發力領域
在昨天舉行的GSMA全球終端峰會上,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慧鏑也指出運營商具有做好“萬物連接”的天然基因,擁有做好“連接”服務的深厚基礎。2020年的目標是實現50億的“大連接”、1000億元的物聯網收入規模。
為此,中國移動正在攜手產業鏈,共同構建了“NB-IOT/5G網絡演進”、“IoT開放云平臺”、“智能IoT終端”的技術體系,用以支撐自身“50億大連接”的目標設定。
據李慧鏑介紹:中國移動在萬物互聯產業的主要環節進行了大量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在網絡層,中移動的物聯網公共服務網絡正式商用,物聯卡用戶發展突破1100萬戶;在硬件層,加強自主模組研發,推動自主品牌車機與OBD終端的發展。在平臺層推動自主研發、物聯網開發平臺OneNet;在應用層,“和生活”的應用目前注冊用戶達到1億戶,“和教育”接入用戶達到7000萬。
“下個五年,物聯網將成為移動通信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中國移動將在確保發展質量的基礎上做大連接規模,做優連接服務,做強連接應用。”李慧鏑說。
中國移動預計到2020年車聯網規模會達到4000萬,市場產值1200億元,所以車聯網是中移動主要發力的領域。
中國電信:打造四個層面的物聯網整體視圖
中國電信表示,2016年將物聯網業務納入戰略基礎業務,實現物聯網用戶凈增1200萬的目標。“將全面布局物聯網,拓展新市場,將把這一全新的藍海市場作為中國電信全新的戰略性基礎業務開展規模發展,力爭3-5年拓展出規模可比肩傳統移動業務的新市場。”
中國電信將通過搭平臺、做專屬產品、促進上游產業成熟以及聚焦重點行業等方式為做大物聯網產業。
因此,中國電信的物聯網策略主要是以業務場景驅動,打造“云、管、端”為基礎的物聯網整體視圖。
而整體視圖分成四個層面:最上面是應用層,將物聯網業務以場景分為小流量、大流量、低時延、高可靠及標準化五大類應用;第二層是云層,以云為基礎實現業務數據云化和體系生態化;第三層是管道層,通過窄帶網絡、寬帶網絡、V2X、工業以太網以及傳感網滿足五大類應用對管道的需求;最下面是終端層,重點完成通信能力增強、傳感精度提高、處理能力提升和整體成本降低的目標。
在最下面的終端層,中國電信表示將通過先發訂單后后生產的承銷模式來做大產業,力爭2016年全年銷售1000萬臺以上的物聯網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