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物聯網概念的熱炒,在全球范圍內,一場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變革已逐步開啟,并正在催生出各種新形態的服務型文化業務模式。對此,全球知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型業務的市場規模每年將達10萬億美元。
物聯網帶動新一輪的智能變革
屆時,除了消費級的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產品,以及企業級的嵌入電網、配水網絡和工業用地等物理基礎設施的儀表化等等,物聯網技術將進一步滲透到五大核心支柱的新計算生態系統內,如互聯設備、“邊緣”控制、本地數據中心、公有云以及搭配設施上。
目前,數據中心和網絡內的高可靠性電力和冷卻系統是使全球服務器農場保持正常運行的核心基礎設施。而管理和分享通過數十億輸入設備(計算機、RFID讀寫器、傳感器、智能互聯產品、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進行傳輸的所有數據的能力則有賴于保證高度可用性的系統。
因此,未來物聯網應用還將從數據中心、工廠車間和企業總部的地點范圍內,快速拓展到移動計算和自主控制盛行的網絡外緣。這將允許在現場實施數據驅動智能,并在本地處理數據,以便更精確地評估市場狀況和其他變量。
當各企業試圖加速開展業務時,邊界計算也有助于解決長途通信延遲問題。例如一名托運人在佛羅里達州的碼頭接收來自中國的貨物,他需要在一毫秒內訪問到具體信息,如果出現延遲,造成裝卸淤滯,后果將無法承受。
物聯網正逐步延伸網絡觸角
可以預見,未來的網絡架構將進一步擴展,來促使這些“邊緣”設備被發現,并在中央數據庫進行自我實施,從而在實現監督的同時提供更多本地功能和控制。同時,收集到的更高級別數據,會促進更復雜的預測模型開發,這將有助于發現并主動替換變弱的硬件設備或實物資產,為企業每年節省數百小時的時間以及數以百萬美元計的資金。
而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不僅能夠影響到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還能改變產品生產方式,并有效地促進社會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