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oT)市場的迅速膨脹給面臨用戶增長瓶頸的電信業界帶來新的方向與紅利機會,而蜂窩窄帶物聯網(NB-IoT)則是打開這個市場的一把鑰匙。
華為預測,到2025年全球將有1000億個連接,其中大部分與物聯網有關;另一項第三方預測則認為,到2020年IoT全部產業鏈價值有望達到3萬億歐元。但是直到今天,電信行業對物聯網發展的參與程度都相當有限,僅有10%的物聯網應用基于蜂窩網絡。
“NB-IoT是蜂窩產業應對萬物互聯的首選。蜂窩網絡覆蓋遼闊,NB-IoT本身又較之現有物聯網聯接技術具備顯著優勢。”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首席戰略官余泉告訴C114。來自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的預測顯示,NB-IoT的出現將極大促進蜂窩物聯網產業發展,在2020年會達到30億的聯接;Machina亦預測,NB-IoT未來將覆蓋25%的物聯網連接。
他指出,NB-IoT要成功,必須有一個開放的產業平臺支持;而2016年將是NB-IoT產業非常關鍵的一年,標準、芯片、網絡以及商用的應用場景都會成熟。
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首席戰略官余泉
就在2016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16)前夕,全球首屆NB-IoT產業全球峰會在巴塞羅那舉行,匯聚了業界的最重磅企業和組織。GSMA聯合華為、沃達豐、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共同發起成立了NB-IoT Forum。
NB-IoT:蜂窩產業應對萬物互聯首選
以手機SIM卡計,移動用戶規模已經超過全球人口,即滲透率超過100%。人口紅利漸逝下,物聯網有望成為運營商們新的增長來源,并且空間巨大。
傳統行業亦擁有強烈的物聯需求,以提升效率、實現數字化轉型。各國都已紛紛制定了驅動計劃,諸如德國“工業4.0”、美國“先進國家制造戰略”、中國“互聯網+”和“智能制造2025”,從中可以看到對物聯網的巨大需求。
“從商業角度出發,蜂窩網絡截至目前已經覆蓋了全球90%以上的人口和50%以上的地理范圍。”余泉指出,如果在現有蜂窩網絡上能夠提供一項足夠有競爭力的技術,運營商很快就能從人的互聯世界進入物的互聯世界,就能將覆蓋優勢轉化為實際收入。
他介紹說,NB-IoT相較現有物聯網技術和傳統蜂窩技術具備4個方面優勢。首先在于覆蓋,NB-IoT比傳統GSM網絡增益20dB,覆蓋面積擴大10倍。第二海量聯接,NB-IoT每扇區可以提供10萬個聯接,目前全球約有500萬個物理站點,假設全部部署NB-IoT、每站點三個扇區,那么可以接入的物聯網終端數將高達4500億個。
第三低功耗,NB-IoT功耗僅為GSM的1/10,終端模組使用AA電池可以獨立工作10年而不用充電。第四低成本,模組成本有望降至5美元之內。而未來隨著技術演進及市場發展帶來的規模效應,功耗和成本還有望進一步降低。
在安全性和抗干擾上,基于授權頻譜的NB-IoT亦優于基于非授權頻譜的WiFi、藍牙等,從空口上就已經進行了加密,3GPP也會討論加密機制。
NB-IoT成功離不開開放平臺
物聯網應用將是一個長尾市場,且足夠細分而參與者廣泛,NB-IoT的成功離不開一個開放平臺。
“從GSMA網站上可以看到,NB-IoT Forum的創始成員名單非常長,但是我更想強調的是有20家垂直行業玩家參加了峰會。我們要面對的垂直行業玩家可能有數千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這個轉變是可喜的。”余泉告訴C114。
他認為,NB-IoT的生態系統應該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在標準制定的過程中、在應用推動過程中、在技術的實現上,都需要眾多玩家一起做貢獻:“蜂窩產業歷史上幾十年來都有著開放、合作這樣的一個傳統,才能夠達到今天這樣非常高的成就。我相信在NB-IoT也會重復這樣的開放、合作,從而帶來新的商業成功,同時對社會、對經濟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在另一場媒體圓桌中也強調,只有敞開自己、開放合作,才能開拓產業新格局:“所謂的開放,首先就是讓大家往同一個方向走,這樣的話產業才會做大。”
除了NB-IoT Forum,華為Open Lab也是一個重要的開放平臺。Open Lab的目的是提供一個開放的合作平臺,在此基礎上促進產業生態鏈的健康發展,和合作伙伴進行集成驗證、聯合創新,實現產業鏈價值聚合,華為目前正在全球范圍建設10個Open Lab。
“通過Open Lab,垂直行業的廠商就能夠很輕松地在實際的網絡環境中去驗證他的技術、驗證他的網絡、驗證他的商業模式。”余泉稱,在Open Lab中,已經出現了許多用戶案例,除了智能抄表、智能停車,還有垃圾處理、智能跟蹤、智能物流等。
華為希望通過開放態度,吸引更多垂直行業玩家參與到NB-IoT Forum和Open Lab工作中:“有句成語叫越俎代庖,讓我們來想具體有哪些應用一定不會特別合適。而提供了一個使能平臺之后,他們都能夠主動地去基于他們的業務做創新。”
2016關鍵一年
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胡厚崑曾提出,在有其他競爭技術的情況下,開拓物聯網市場時不我待,呼吁業界發力標準、成本及生態。
“2016年是NB-IoT的關鍵一年,因為產業都將在各方面取得較大進展。”余泉表示,預計NB-IoT標準將在今年6月的3GPP R13完成。
NB-IoT標準化的源頭可以追溯至華為與沃達豐于2014年5月共同提出的NB-M2M。由這兩家公司首倡的窄帶蜂窩物聯網概念一經提出即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隨后高通、愛立信等越來越多的行業巨頭加入到這一方向的標準化研究中。為了促進標準的統一有利于產業發展,最終3GPP在2015年9月RAN全會達成一致,確立NB-IoT為窄帶蜂窩物聯網的唯一標準,并立項為Work Item開始協議撰寫。
運營商方面,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沃達豐、德國電信、阿聯酋電信、意大利電信、AT&T等全球頂尖運營商皆已圍繞NB-IoT發布了各自的發展方略,并展開試點。
“我們看到有很多芯片廠家和模組廠家都計劃在今年支持NB-IoT。就網絡設備供應商來說,華為在今年下半年就會支持NB-IoT;根據其他網絡設備供應商的路標,他們也會在今年支持。”余泉坦言,即便如此,運營商還是認為進度不夠快。
而在用例層面,智能抄表、智能停車、智能跟蹤等應用已經完成了驗證,預計今年下半年就會有商用網絡出現,2017年將進入規模部署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