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GDP增速仍居全國前列,重慶經濟發展的支撐結構已悄然有變。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空間。現在全球的筆電產品3臺中有1臺重慶造,全國汽車8輛中有1輛重慶造,不可能無限的擴張。”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智奎近日在重慶上半年經濟情況通報會上說。
根據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重慶經濟新的支撐力已經浮出水面,包括機器人、物聯網在內的十大新興產業增長迅速。
而在進出口方面,雖然重慶上半年進出口總額依然居中西部第一,但增速仍有所下降。重慶官方寄希望于“用新舉措扭轉被動局面”。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力
根據官方數據,重慶已是“全球最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國內最大汽車產業集群”。而這兩大產業,在重慶整個GDP中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4年全年,兩大產業產值已占該市工業比重40%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55%。
2013年和2014年,兩大產業的產值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2015年上半年,兩者增速則雙雙緩到20%以下。其中,汽車產值上半年同比增加19%,電子制造則為12.2%。
盡管如此,重慶的GDP增速并未受到太大影響。2015年上半年,重慶GDP增速為11%,居全國第一位。“戰略新興產業開始發力。”張智奎說。
據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經濟師涂興永介紹,上半年重慶十大新興產業實現銷售收入720億元,同比增長22%。
第一是受益于SK海力士項目、京東方面板項目、惠科電視機顯示器項目等投產和推動,液晶面板和顯示屏等實現銷售66億元,增長43%;二是物聯網產業項目60億,增長50%,其中,中國移動物聯網全國運營管理平臺、車聯網平臺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三是機器人智能產業上半年實現銷售66億元,同比增長43.5%;四是新材料產業集群方面,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97億元,增長30%;四是受益于石墨烯智能手機產業化,新材料產業集群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97億元,增長30%;五是伽偶氮裝備產業集群同比持續增長,實現銷售收入63.8億元;六是智能汽車產業集群實現銷售收入63億,增長75%;七是MDI及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同比增長25%;八是頁巖氣產量及銷售收入已同比增長1倍以上;九是生物醫療產業集群實現銷售收入237億,增長22.5%;十是環保產業集群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同比增長14.2%。
重慶市經信委主任郭堅此前也對媒體表示,2015年重慶十大戰略新興產業產值將突破1500億元,對重慶工業增長貢獻率或達30%。
進出口結構調整
此外,在拖動地方經濟的三駕馬車中,重慶的進出口重心也有所調整。
一是外貿市場的轉移。重慶市外經貿委副主任李謙介紹,此前重慶出口更多指向歐美、東南亞、非洲等國,從今年開始,重慶更傾向于沿一帶一路進行開拓,1~6月,重慶與中東歐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同比增長了30%左右。此外,重慶鎖定的新興市場還有金磚國家。
二是外貿內容的轉移。此前,筆記本電腦是重慶加工貿易進出口的主力軍,但據李謙介紹,從今年上半年開始,重慶一直在培養的筆記本電腦本地配套率,現在已經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對外需求進口量下降。筆電產業占整個進出口的比重從去年的33.3%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29%。國際大宗商品對重慶對外貿易的支撐作用也有所下降,1~5月份,重慶對鐵礦石、二甲苯、橡膠的進出口分別下降了58%、28%和16%。“訂單量其實并未下降,這是國際價格下降引起的進出口下降。”李謙說。
隨著舊有支撐回落,重慶對外貿易的“3+N”機制推出。3是指重慶市外經貿委和外貿集團以及進出口集團,N指更多中小企業。重慶政府利用這個平臺為更多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等系列綜合性服務,并同時打造“渝貿通”外經貿綜合性平臺,從平臺延伸幫助中小企業開拓新興市場。
“下一步重慶將依托‘一帶一路’上構筑的優勢,把現在已經成熟的產品比如輕軌及其它重慶特色產品,通過技術+貿易的方式推送到新興市場去,以擴大進出口貿易額。”李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