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票法國的研究人員認為我們穿著和攜帶的傳感器(手機、可穿戴設備...)不僅僅將用來收集數據,它們也能路由和傳輸數據。未來,我們不僅僅只是跟網絡相連,而是網絡將由我們構成。
你想過未來的網絡基礎設施將是什么樣的嗎?有一天,我們——至少是我們所穿著佩戴的設備——將變成物聯網中關鍵的節點。
歐洲的研究人員認為我們身上帶著的傳感和數據傳輸設備能夠用來構成協作的ad hoc網絡(釋義可見百度百科)。而這些網絡將可以用作團體的室內導航、人 群動向捕捉、大規模的健康監測,還有最重要的——協作通信。上周法國機構CEA-Leti和3家大學發起了一項Cormoran project,旨在探索這樣的以人構成的網絡的應用。
無線人體局域網的(WBANs)的概念并不是新近才提出的,像Apple和Heapslylon(智能襪子)都在探索用衣物內的嵌入式傳感器來建立連接的可能性。我們已經處在可穿戴設備的時代了,從Google Glass 到Pebble他們都是我們感官和行動的延伸。
所有這些設備都會變成物聯網的端點,但Cormoran提出的并不是讓他們成為數據的終點,而是形成分布式的ad hoc網絡來實現相互間的數據傳輸,并且這一網絡隨著我們在物理世界的移動不停地改變。
我們為什么會想要這樣的分布式網絡呢?第一,當前移動數據通信領域主流的一點對多點的傳輸方式是低效的??纱┐髟O備通常先通過藍牙跟手機相連,之后后者再將數據傳送到最近的(其實距離還是很遠)的信號基站。即使你的設備最后成功建立了網絡連接,但通常傳輸這些數據的方式也會是高價,高能耗的——遠不是最優的方式。
而分布式的網絡能夠聚合周圍數百甚至上千個設備的數據,然后選出一條最高效的路徑來把數據遷移到互聯網中。這種協作方式跟Open Technology Institute提出的無線系統優化是一樣的——如果每個人都來分享他們的網絡連接并且愿意為其他人傳遞數據,那么網絡中的每個人都將受益。
此外,這種協作通信的方式還有一個好處:人體無線網絡(WBANs)可以生成用戶周邊和位置的新數據。通過測量周圍連接中的信號強度,我們可以推斷出每個節點(或者說每個人)的準確位置。人們可以用這些數據來跟蹤步行的人流,可做商用或是街道交通的規劃;應急部門也可以將它用來疏散建筑中的人流;心理學家可以用它來研究團體行為。
但另一方面建立這樣的協作網絡也會帶來潛在的安全隱患。首先,我們跟周圍設備時刻的信息交互讓我們損失安全感。
其次,協作的人體局域網和汽車領域的車輛連接技術有著很多的共同點。如果公路上的車輛能夠相互通信,那么它們就能相互協調,避免事故并快速到達目的地——但是這些網絡有可能被攻擊。司機的個人信息可能泄露或者有人能偽造數據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對于Cormoran,它確實是一個激動人心的計劃,但跟車輛連接技術一樣,它也有很多類似的問題需要解決。在未來它不僅要建立BANs(人體局域網)間的通信協議,而且仍要保證網絡中傳送的數據安全和大部分數據的匿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