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氣象、病害……這些都是傳統水產養殖業的“心腹大患”,養殖戶常常為其困擾。以往,養殖戶憑靠經驗來決定喂料、調節水質、增加溶解氧等養殖工序,判斷不準就會影響蟶子等海產品的生長。
如今,令養殖戶們頭疼的這些問題終于有了“克星”,三門縣花橋鎮的三港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引進了一套水產養殖物聯網系統,藉此系統,該合作社的畝產預計將翻3倍。
養殖人員不用再時刻蹲守
三港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以養殖蟶子為主,合作社董事長柯孔柱從溫州貝類研究所引進了這套水產養殖物聯網系統。“這個系統可自動采集養殖水質信息、氣象信息、生產現場與水下視頻圖像、病害等信息,并通過無線傳輸方式將信息上報到監控中心或云服務器。”柯孔柱說。
“有了這系統,養殖人員再也不用時刻守在養殖塘邊觀測各項數據,只需坐在家里動動手指就可‘遙控’。”柯孔柱說,手機、PDA、電腦等終端均可實時查看養殖生產信息,及時獲取異常報警信息。
柯孔柱介紹,這個系統不止有一雙時刻觀測蟶子養殖塘火眼金睛,更有逢難化易的大智慧。“只要魚塘中的水溫、PH值、水中溶解氧等任何一個指標發生異常,該系統便能自動調控水中各種指標,使其到正常狀態。”他說。
柯孔柱表示,這套設備正在12畝蟶子試驗塘中建設,預計今年9月底建成投入使用。
每畝可增產七到八萬元
除了能夠對養殖塘的各個數據進行監測之外,這套設備還可實行立體化養殖。花橋鎮黨委副書記孫軍慶告訴記者,水面上層將會放養名貴的食用魚類美國紅斑魚,中層養殖臺州市民喜食的對蝦,而下層的海泥里則養著主角蟶子。
“該系統像農業大棚一樣的精細調控會讓水產品的產量上升一個檔次。”孫軍慶舉例,美國紅斑魚可以做到散季銷售,對蝦由一年養兩季變成一年養三季,而蟶子的養殖季數也會有兩季以上。只算蟶子,每年預估畝產量便高達萬斤。
柯孔柱說,養殖塘的畝產值預計將從原先的2至3萬元增加到10萬元。而孫軍慶透露,該合作社使用水產養殖物聯網系統養殖蟶子目前在全國還屬首家。等到該合作社試驗成功,政府可能在全鎮乃至全縣推廣該系統,光花橋鎮就有數千畝蟶子塘。
“另外,該系統還添加了水循環設施,該合作社正在與三門縣科技局聯系,以期能讓該系統以后更好地為養殖戶們服務。”孫軍慶笑道,“或許這個系統會給臺州蟶子養殖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