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現車聯網移動互聯生活,從技術上看,一點難度都沒有,它的難點在于商業模式。舉例子說,從技術上來講,手機登記、網上訂票、航班延誤信息通知都是可以實現的,但是由于這些都是碎片化的服務,并沒有形成完整的商業模式。
車聯網要形成完整的商業模式,就要了解車聯網的五類企業:硬件供應商、整車供應商、電信企業(基礎設施供應商)、IT平臺(互聯網公司)和服務提供商,剖析他們各自面臨的危險與機遇。
硬件商供應商作為做車載系統的企業,一般而言,只要做車載系統的企業不想跨界,業務模式沖擊不會太大。就像富士康,不管是蘋果還是什么,蘋果做得再先進,他們也就是做一些硬件。不過,要考慮到一個問題,就是上下游形成擠壓,這對硬件供應商是一個比較大的威脅。
整車廠就不能單純站在整車廠的利益上考慮問題:今天車聯網模式做得比較熱鬧的有兩種:一種是封閉式,比如我這個系統里有什么數據,導出來之后怎么用;第二種是數據開放,讓外面的所謂的應用的程序開發商在我的數據上做文章、做創新。這兩種不同的模式對不同的車型考慮問題是不一樣的,比如通用、豐田,數據已經大到上億,那沒有問題,可以做封閉式的系統。但如果說一年只賣幾十萬臺車的中國車企,要想做一個封閉系統是很難的,因為數據不夠。一定要在某種程度上和外圍打通。
不管是電商還是車聯網,一定會沖擊今天的業務模式或銷售模式,直白一點,今天整車廠和4S店緊密捆綁的關系一定會受到沖擊。也就是說最后電商本身在網上賣車就對整車廠業務進行了沖擊,直接在網上賣車就是跟4S店競爭,如果你不是在網上賣車只是在淘寶上報價,然后拿個定金拿個優惠,實際上也是把臺面底下價格談判拿到臺面上。所以電商或者車聯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定會動到傳統4S店的奶酪。
電信企業要跳出賣SIM卡的思維:電信企業今天談車聯網,他的需求或者他的意思無非是多賣一些SIM卡,其實這種思維對電信企業來講,雖然地位很好,將來具備很大整合的機會,但它可能也會變成從屬地位。從這點來講,對電信企業來講有一個整合價值鏈,可以改變電信企業的商業模式,但對電信企業來講要轉變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簡單這是傳統的建基站、賣SIM卡等等。
互聯網公司可能面臨很大改變:任何時候一個互聯網公司進入到一個行業里,都有可能會引起顛覆性的變化。今天我們的業務機會或者挑戰都在于這個行業出現一定程度的碎片化。如果互聯網公司有一定的標準以及整合能力,那么在這個地方可能就會把握住一些機會。
服務提供商一方面可以提供車載信息的服務,既包括線上信息服務,也包括線下實體服務,就是O2O的概念。你可以提供這樣一些服務,但是有些挑戰,比如今天整車廠沒有一個開放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