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爺爺或許曾說過他擁有多少個電動馬達,也就是來自汽車、冰箱和電鉆這些物件上了。估計我爸爸倒很難搞清楚自己有幾個馬達,但他應該知道家里有多少設備是帶芯片的。
今天,關于芯片的問題我沒什么概念,但我可以告訴你有多少設備是聯網的。我的孩子對這個有無清晰概念可說不好。
每個時期,我們都想不到新技術會應用到哪些設備上,很多甚至令人感到荒謬。但勢不可擋。傳感器、傳輸信號及聯網將以超出我們想像的程度遍布于我們的生活,描述起來甚至會讓人感到沒概念。
將來,巨大網絡中傳感器成本將微不足到(受智能手機供應鏈的驅動),電池續航能力將以年計算(電陽能充電其電池存儲技術將使其無需充電),對我們的子孫而言,他也許會像攪拌機一樣司空見慣。
所以從宏觀方面講,我是“物聯網”的篤信者。問題在于我們如何做到,而它會到底作何貌?
一個假想圖是這樣的,“當然(這個詞總是危險信號),所有設備將以共同、開放的標準協同工作,聰明地交流、交互。所以,當你和某人一起走進房間時,安防攝像頭并不會被啟動,某個基于統一的學習系統會調暗燈光,調高溫控器溫度,并開始播放Barry White的音樂。
我對此持懷疑態度。這個無縫協同的智能系統的內涵全然不符合我們今天的物聯網。反而讓我想到 Sleeper這個電影,或許1960年世博會上通用或西屋公司推出的“未來家居”。而且這跟電動馬達或芯片時代發生的事不大一樣,人們不會買上兩打馬達回家組裝設備,以節省勞力,而是直接購買冰箱、洗衣機、攪拌機和微波爐,多年來都是如此。同樣,切換至物聯網時代,人們買的是一系列單獨的服務,比如 Nest、Sonos、Fibit、Apple TV/Chromecast 等等。有人會說,相比web,這更像是Apps,Home Depot則像app store。
另一個問題是價值到底在哪兒呢?也就是說智能到底智能在哪里呢?沒有標準答案。有些情況下,聯網設備只是云端服務的一個終端,是電水壺、智能儀表中的一個診斷模塊,甚至不存在什么用戶交互。Nest就是個折衷的現象:有多少東西來自云端,又有多少依賴于設備?Chromecast 或Apple TV為電視加了“智能”這味料,而電視本身就成了一塊“愚蠢的玻璃”,真正行智能之實的還是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而云也不過是“愚蠢的存儲”罷了。
以上觀點汽車這種設備同樣適用,很多可穿戴設備同樣像是智能手機的衛星,要么是個遠場傳感器,要么就是其第二屏幕,但價值依然來源于云端數據解析。是知道你睡了幾個小時有用還是獲取一些睡眠方面的建議更有用,比如你該幾點睡,鬧鐘定到幾點?iBeacon也是這個小生態很迷人的一部分,因為它本身無須與任何事物連接,但它卻又可以為物理世界增添智能的料。所以每一堵墻,展示的零售商品或手提箱、包裹有可能變成一條數據。
也就是說,有時設備是受云端驅動的“愚蠢的玻璃”的玻璃”(或愚蠢的傳感器)。而有時,云端是受設備驅動的“愚蠢的存儲”。
這里,Apple/Google的優劣對比很有意思?如果大部分“Things"都是智能手機衛星附件和云終端的結合,價值和控制力在哪里呢?蘋果的軟硬件結合意味著它最適合操控設備(尤其利用BTLE),而Google則更適于從事云端的工作。這就是長久以來的Google/蘋果敵友關系)—如果你在iPhone上使用Gmail,那么兩家公司都贏了,但都會感到沒安全感。
回到Barry White的問題上,很明顯由Nest、電表到安防系統組成的物聯網是有意義的。但如果“ the thing”只是一個愚蠢的傳感器和信號裝置,而云端充當大腦的話,互聯也許也是在云端完成的?這實為IFTTT(a16z investment)這個故事的一部分,它要做的就是為獨立服務的互聯提供解決方案。還Nest的故事也值得借鑒,首先憑一個用途清晰的設備在家里設一個基站,再由此向其它設備蔓延—比如煙霧控測器,然后會有門鎖、安防、倉庫大門、燈具等等。
同樣,也許會有很多“聯網設備”老死不相往來。聯網電視和報警系統無須相互認識就能很好地工作。如果你安裝了一個防盜報警器,它或許把依托IEEE標準連接的傳感器與控制箱相連,而控制箱又通過移動VPN網絡與安防公司的網絡控制中心相連。這之間會用到IP。
所以,許多專利技術已經衰落,智能手機紅利已經顯現,但當我們今天使用“the internet ”一詞時并無什么特別意義。你家里有一半的“聯網設備”并不在網上,或者并不連接任何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