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冰箱、穿戴設備:物聯網可以說是滲透到了當前科技產業的最前沿。但這一概念本身是什么意味呢,概念熱炒背后又有什么意義?
首先我們一起來回看物聯網的定義:這個概念最早是由技術宅Kevin Ashton在1999年提出的,Ashton將其描述為一個事物相互聯結的世界——從你我這樣的活體到我們周圍每一個物體都會具備一個數字化的身份(標識),而計算機通過這些身份可以管理網絡內的所有事物。
這種中間的實現環節可以是電波或者是調制解調的方式,于是事物就可以根據外圍數據進行任務分配和執行,由此體現智能化特點。
Cisco Consulting的業務部總監Vishakha Radia認為這一過程只包含了4種元素:人、流程、數據和物體。而物聯網能否發展取決于它的經濟價值:它能給商業和個人帶來什么?
互聯網當下已經改變了相當一部分的信息密集產業,不過也僅限于此。這部分產業包括媒體業、娛樂產業和通信產業;但互聯網對傳統產業(比如制造和交通業)的影響可以說還沒有發揮出來;因為互聯網進入傳統產業需要大量的傳感器、數據處理和決策能力。
Greg Ross,GM產品和信息系統的總監表示聯網數據會使車輛越來越智能化,無人駕駛汽車必然會是未來。
創業公司Bitponics的創始人Amit Kumar認為創客運動和開源硬件的興起會讓物聯網的實現變得越來越容易。
同時上面所指的都是指圍繞個人的物聯網,而以城市為規模的物聯網絡可以大大整個系統的運行效率。這種優勢在災難援助和醫療方面體現地尤其明顯。物聯網的信息量級是過往城市運行中從未有過的,所以強力的信息處理能力也是提高效率的保障。
Cisco預計物聯網帶來的經濟產值將會再創一個全美GDP。而其中的4-5%將屬于汽車制造業。Radia表示通過物聯網接入,汽車本身能給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從而推動更多的汽車購買。這樣能反向地刺激汽車制造業,從而增加就業。這也是科技推動傳統產業的另一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