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媒體ZDNET KOREA新聞報道, 在近日開幕的SXSW數字內容會議上,網絡和處理被看作物聯網基礎建設的兩大注意事項并就此展開了集中討論,作為物聯網最初階段的基礎建設問題成為各方議論的焦點,所謂“網絡連接著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物聯網現在正慢慢進入實踐階段。SXSW是指每年3月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州府奧斯汀舉辦的文化節。
由于構成物聯網的推客和傳感器讀數等各種數據塊較小, 很多人認為現行的網絡也足以支持物聯網的運行。
對此Telx云服務及策略部門高級副總裁喬治韋恩曼說,"移動通訊和有線網絡所使用的老廣播模式將重點放在了下載上,但物聯網是要將網絡末端設備將各種數據塊傳送到核心上。”也就是指出了現在物聯網需要的是以上傳為重點的網絡設計模式。物聯網設備將數據傳送到某處,而且所有的事物都可以上傳到網絡。因此以下載為重心的傳統基礎設施很難保證上傳的安全性。
此外,和此相關的網絡服務質量以及各種潛在因素也成為議論的焦點。如果患者安裝的脈搏監測器在上傳數據時,遭到網絡狀態飽和, 就會危機患者生命。在網絡上,物聯網數據是否應該比普通人使用的通信數據更具有優先性呢?這是一個應該考慮的問題。大多數人持有這樣的意見,如果是用于如心臟速率數據等特定目的的情況時,應該保證一定量的數據流量(QoS),否則就不能享受這種優先待遇。
處理是指從網絡上存在的大量數據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并進行再加工的過程。那到底是應該將成千上萬的數據都集中在一個地方進行分析,還是可以將一定部分分散到終端上呢?博通(Broadcom)基礎設施和網絡集團的高級技術總監瓦伊勒阿布說,“自從大型商業服務器出現以來,發展重心就一直在集中式處理和分布式處理間搖擺不定,在物聯網上,這兩種形式都有價值,但具體的處理方式會根據具體情況有動態變化。”
例如,醫院、家庭、汽車等各種隔離空間都各自發送不同的數據類型。醫院病房的數據是發送到中央數據組織,而汽車的數據則是被發送到終端,這樣就保證了更好的安全性和成本。但另一方面,據國外媒體報道,如果是一般家庭或公司,充分利用云技術和有線網絡的優勢,相對來說會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