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互聯網”相比,“物聯網”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陌生。然而,物聯網一旦廣泛應用,將對我們的工作、生活產生廣泛影響,它能讓我們做事更加高效便捷,減少浪費,節約能源。打個比方,如果在公路上開車,物聯網可以及時告訴我們當前的道路交通狀況。如果前方出現車輛擁堵,物聯網會幫我們規劃出一個新的行車路線。
而如果將物聯網技術引入居民用電環節,則有利于實現全方位的能效優化,將電力需求側管理智能化調整,有效削峰填谷,實現可靠安全供電,順利迎峰度夏、度冬,達到節能減排和能源高效利用的目的。
物與物之間的“對話”
物聯網在國際上又稱為傳感網,它借助于電子信息技術,將物體嵌入微型感應芯片,使其智能化,再結合無線網絡技術,使人與物體、物體與物體之間實現“交流對話”。物聯網用途廣泛,可運用于城市公共安全、智能交通、建筑節能等多個領域。
工信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張琪認為,物聯網是一個由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共同構成的龐大的社會信息系統,是一個涉及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社會與生活各個領域的一個無所不包的龐大的產業鏈。感知層采集的信息經過傳輸層傳輸,再由應用層把感知和傳輸來的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做出正確決策,就能實現智能化的管理和應用。
通過在用電設備中安裝各種傳感器,可綜合掌握設備所處運行狀態,有針對性地對設備運行進行調控,達到減少能源消耗的目的。
直接降低電力消耗
實踐證明,物聯網的傳感技術和智能技術的應用大大減少了電能消耗。
在應用物聯網的大學里,當學生進入研究室時,照明系統和空調設施會自動開啟,而他們離開后系統會立即關閉。
其實,物聯網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場就已有應用。松下電器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的主要體育場內都安裝了照明控制系統,對奧運主場館區域的1.8萬盞照明燈進行有效控制和檢測,直接降低了10%的電能消耗。
目前,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正在做關于物聯網應用于建筑節能降耗領域的實驗。據院長助理韓夏介紹:“除了電源和插座,所有的照明都可以通過物聯網進行精確的、局部的控制和感知照明。當過一段時間沒有人的時候這個區域的燈就滅了?;蛘?,一個大會議廳,有些地方有人在,有些地方沒有人在,就可以把沒人的地方的燈自動關掉。這樣,整個大樓的照明可以實現無開關照明,所有的公用照明不設開關,全部根據是否有人來自動控制。”
韓夏說:“其實,物聯網在空調等其他方面還有很多應用空間。在智能樓宇和建筑節能這一塊,我們希望達到的效果是每一棟樓可以降低30%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