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促進物聯網快速發展。但目前物聯網領域出現了投資過熱、投資方向不明等問題。物聯網是否會遵循互聯網的發展規律?將面臨哪些新挑戰?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賽迪顧問高級副總裁、物聯網“十二五”規劃專家組成員張濤,解讀物聯網的未來發展。
物聯網難免出現“泡沫期”
中國經濟時報:你怎么看待今天的物聯網?
張濤:我打個比方,今天的物聯網就像1996年到1999年的互聯網。那時大家做的都是一些基礎設施的工作,是一些初級的應用,但是成就了今天的互聯網。類似的,現在的物聯網還處于一個局域網的、片面性的、分散性的階段,并沒有形成一張廣域的、全局的網絡。這是它的一個發展階段,必然會帶來很多問題,我們的投資目標分散,看不清未來的盈利模式,看不清投資在什么方向能夠爆發。但是都沒有關系,因為互聯網的今天已經告訴我們,物聯網的明天一定會非常好,而且發展空間一定比今天的互聯網更廣闊。
中國經濟時報:近幾年,國內不少城市和企業爭相投資物聯網領域,造成物聯網投資“過熱”,你怎么看?
張濤:回到互聯網,真正成熟的時候,恰恰是2002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后。因為那時候把一批沒有發展能力,沒有長期用戶需求的企業淘汰掉了,能熬下來的都是能夠符合客戶需要的。物聯網恐怕也逃脫不了這個規律,因為物聯網比現有系統復雜幾十倍。如果一定要現在說哪個領域能先發展,未必見得。從企業來講,必然會有這樣一個自發的淘汰過程。預計三年左右,物聯網也會有一個“泡沫期”,然后才會進入繁榮期。
中國經濟時報:在這種環境下,該如何規范和引導物聯網市場的發展?
張濤:對于政府來說,要加強對全國布局的研究和管理。一些局部性基礎設施項目,如“智能機場”,建設就建設了,不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但對于一些大區域性項目,就要有全局性。并且告訴大家,國家將哪些領域劃為將來的目標,通過國家資金的注入,帶動投資方資本、社會資本的流入。對于企業來說,應通過一些重大工程帶動企業發展。
物聯網的安全是系統性問題
中國經濟時報:物聯網領域投融資的亮點主要在哪些層面?
張濤:就現在看,投資的重點在技術端和應用端。應用層面上,投資機構為了規避風險會分散投資,從中尋找可能的爆發點和增長點。技術層面上,現在的很多核心技術,國內還沒有能規模生產的企業,如果企業具有相應的研發能力,那么在物聯網領域能有很大作為,回報率很高。另外,在安全領域上,企業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經濟時報:對于物聯網的安全問題你怎么看?
張濤:物聯網的復雜性,決定了安全問題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在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中,特別提高了物聯網的安全標準。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安全問題會越來越突出。今天互聯網的安全問題已經很嚴峻,但主要是對財產和隱私產生威脅。到了物聯網時代,它可能會直接威脅你的生命。好比“9·11”,如果在物聯網時代,拉登只需招募全球最頂端的黑客去操縱控制中心,奪取飛機的控制權,就可以做類似的事情。
運營商將成物聯網時代新霸主
中國經濟時報:目前,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將物聯網業務提升至戰略層面?熏并制定了相關的戰略規劃,你怎么看?
張濤:我曾開玩笑說,今后的物聯網是三大運營商的天下。三大巨頭無疑會在物聯網領域上延續它們的影響力。目前物聯網的發展還限于局域網,中小企業目前沒有意向也沒有能力去拓展廣域網,但是三大運營商在資金、技術上都有可能去做廣域網的項目。今后,一旦實現了三網融合,話語權就在他們手里。
中國經濟時報:新興產業難免會經歷一個先投入后收入的周期,物聯網應該怎么縮短這個周期?
張濤:要縮短周期,一是要善于利用國家的扶持資金,減少企業研發的風險;二是要善于聯合一些合作伙伴,通過產業生態整合的方式滿足企業需要;第三要善于復制和推廣,一方面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過標準化運作減少后期整合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