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M(Machine-to-Machine)是一種以機器終端智能交互為核心的、網絡化的應用與服務。廣義的M2M定義還包括Man-to-Man和Man-to-Machine,從定義上來看,M2M體現的是一種泛在互聯的理念。通信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M2M技術理念得以實現,通過在機器內部嵌入無線通信模塊,以無線通信等為接入手段,為用戶提供綜合的信息化解決方案,以滿足用戶在數據采集、實時監控和遠程調度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
從當前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M2M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和應用落腳點,也是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國家政策導向、關鍵技術研發、相關標準推動和產業化推廣等方面都受到了廣泛的重視。
政策方面,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我國已形成全球最大的M2M市場之一,在后續產業發展進程中,要繼續推動M2M終端、通信模塊、網關等產品制造能力的提升,推動基于M2M等運營服務業發展。
技術方面,現階段對于M2M關鍵技術的研發已經從多層面同步展開。1)針對M2M整體架構的研究普遍基于物聯網架構進行改進和完善,為M2M整體環境建設提供理論指導;2)針對M2M終端設備的研究主要包括設備抽象描述、功能拓展、通信模塊優化和設備標識識別等工作,目的是使M2M終端設備能夠更好的獨立運行并完成數據交互,為M2M應用提供底層支撐;3)針對接入網絡的研究基于通信技術、傳感網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等,致力于為M2M設備提供隨時隨地的網絡接入;4)針對M2M環境中存在的泛在異構性(異構設備、異構網絡、異構應用),中間件的研發能夠提供不同協議之間的轉換接口,實現異構體系之間的兼容和互聯互通。
標準方面,CCSA早在2009年完成了M2M的業務研究報告,2012年,工信部發布了《M2M業務總體技術要求》系列標準,規定了在提供M2M業務時,對通信網的業務功能要求、系統功能架構、系統邏輯功能模塊、計費要求、接口要求、業務安全等技術要求。歐洲、美國及中日韓的7家ICT行業標準化組織(ETSI、TIA、ATIS、CCSA、ARIB、TTC、TTA)作為發起組織于2012年7月24日在美國共同簽署了伙伴協議,正式成立了物聯網領域國際標準化組織“OneM2M”。OneM2M專注于M2M標準的制定,規范化各行業的M2M應用,從而推動國際M2M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產業方面,根據工信部2014年白皮書統計,到2013年底,全球M2M連接數達到1.95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8%。相關預測表示,到2020年,M2M連接數將突破20億,運營商M2M收入將達到1.2萬億美元。因此,電信運營商仍是M2M的主要推動者,全球已有428家移動運營商提供M2M服務,包括法國Orange、德國電信、AT&T等公司。我國M2M用戶數居全球首位,中國移動M2M已成為全球最大的M2M運營商。
隨著M2M技術的全面發展,一些相關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基于其承擔的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指出當今M2M發展的關鍵問題是要形成高效互通的整體環境。
現有M2M應用多為垂直行業應用,形成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和信息孤島,沒有最大化的利用現有資源,傳統的松散互聯方式使M2M資源整合成為一大難題。因此,應當建立統一的M2M平臺,實現資源和應用之間的高效整合,并基于此催生新的M2M應用模式。
與此同時,統一的M2M平臺并不能簡單的進行推廣。與傳統的互聯網資源不同,M2M應用中所涉及的資源更強調與現實物理世界的對應,而且M2M應用也都與現實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如智能電網、安全監控、交通監管、智能家居和智能醫療等。出于國家主權、商業利益、技術保護等多種因素考慮,M2M應用中的各個參與者都希望所提供的資源具有自主的管理和控制權限。因此,M2M架構的設計、統一平臺的建立必須考慮自主性需求,建立平等互通的M2M應用環境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也是M2M產業能夠順利推動的先決條件。OneM2M雖然在技術上開展標準化研究試圖解決兼容互通問題,但是卻忽略了自主性問題。類比于當前域名服務(DNS)系統,各國之間互聯互通必須通過由ICANN管理的域名根節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網絡自主管理。因此,在M2M技術以及標準化工作初期,我國應當積極參與并大力推動高效自主的解決方案。一方面,提高我國在M2M研究和標準化領域話語權的;另一方面,促進高效的M2M技術框架的建立,自主發展我國M2M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