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普及的推動下,手機支付逐漸嶄露頭角。目前國內手機支付主要使用二維碼支付和NFC支付,雖然在騰訊的推動下,二維碼一度超過NFC支付,但隨著央行叫停二維碼支付,NFC一家獨大。
另一方面,以運營商和銀行為主導的NFC支付更容易獲得上層的支持。對于銀行來說,銀行卡業務已經覆蓋了各種消費領域的支付,但對于銀行來說,公用領域是還未涉足的行業,如交通卡,通過NFC介入公用領域可以避免銀行卡和公用系統各種卡(交通卡)的直接碰撞,曲線介入性的市場。
叫停二維碼為NFC留出空間
前一段時間,央行叫停二維碼支付,為NFC留出了市場空間。
在手機支付領域,主流技術是二維碼、NFC、聲控等,其中比較成熟的技術是二維碼和NFC,尤其是二維碼已經大面積運用,而NFC主要在支付領域。而隨著微信推出二維碼支付,手機支付市場成為了NFC和二維碼競爭。在2014年年初二維碼一度超過NFC,將NFC邊緣化。
不過,3月14日,央行暫停了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業務。此后3月19日,央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手機支付業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在打擊二維碼支付的同時鼓勵NFC支付。根據央行下發的意見,央行鼓勵商業銀行拓展NFC支付,如果銀行通過TSM平臺為客戶開立銀行賬戶,如果客戶已經擁有銀行賬戶可采取非柜臺方式進行客戶身份核實。
而從NFC的技術提供方,NFC也已經進入成熟期。一方面,工信部已經同意了NFC支付的國家標準,標準為13.56MHz。運營商方面,運營商也大力推廣NFC,3月末,中國電信進行NFC推廣,規定4G定制機采用NFC制式,并在2014年初與多家銀行簽訂手機錢包推廣協議,推出NFC制式的 SIM卡5000萬張。
根據第三方機構預測,中國NFC移動支付用戶滲透率在2017年將達到30%,2014年移動支付卡集采量將達到2.8億張。
NFC是運營商和銀行體系的強強聯手
二維碼以微信牽頭,旗下財付通主導,參與者稀少,無法普惠大眾。而NFC產業鏈較長,而且涉及了金融體系和通信系統,參與者較多,合力強大。
NFC產業鏈中,通信系統(電信、移動、聯通)訂立技術標準,銀行將手機銀行對接NFC。銀行系統中,銀聯則負責建設銀聯“閃付”標識的POS機,NFC將各大利益方聚合,形成協同效應。
舉例來說,移動與浦發銀行合作推廣NFC 支付的模式將納入到銀聯結算體系。
對于銀行來說,NFC的優勢在于繞過了卡類支付。使用手機支付避免了卡類支付的硬件成本,同時可以通過手機NFC支付進入一些銀行卡尚未涉及的卡類支付領域,形成新領域擴張。
不算手機銀行,銀行系統的支付主要通過網絡銀行和信用卡,網絡銀行集中在互聯網和NFC幾乎沒有重合度,而信用卡與手機銀行有一定的重合,信用卡已經在各種消費領域中普及,各大餐飲、商場、娛樂場所都可以用銀行信用卡支付。
對銀行來說,信用卡還未涉及的領域主要是公用設備,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交通卡。但銀行以借記卡和貸記卡涉足公用領域,與交通系統下的交通卡形成直接競爭,容易引發利益沖突,選擇NFC手機支付,可以繞過交通卡,曲線入場。
舉例來說,通過有關渠道獲悉,上海某銀行2014年2月原定召開新聞發布會,內容是推出類交通卡業務,其銀行卡和手機銀行可以用于乘坐地鐵,而相關的硬件設備已經于幾個月前安裝完成。但發布會召開前夕,地鐵運營部門向上級監管層投訴,最終該銀行這一項目被監管層叫停,其銀行卡地鐵支付功能暫緩,但該銀行在地鐵中的手機支付功能予以開通。
業內人士認為,NFC手機支付不會形成卡對卡的直接碰撞,影響甚微。(相對的,交通卡過去幾年立志于進入商鋪餐飲實體支付,但最終由于銀行系統的阻撓無疾而終)因此銀行系統來說,手機支付可以打開新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