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影星保羅·沃克(Paul Walker)日前死于車禍。法醫報告證實,保羅·沃克事發時坐在副駕駛的座位上,并非肇事駕駛,而死因為外傷與燒傷。他的朋友、當時駕駛跑車的羅達斯因多處外傷而死。至于肇事原因,警方目前還在調查。不過,美國媒體報道稱,車禍事因超速。
除了小心駕駛之外,人類對汽車安全的追求越來越多地依賴技術進步。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刊文稱,“就像智能手機替代功能手機一樣,汽車也正迎來了自己的突破。一系列新技術正讓汽車變得更節能、更安全。”這本暢銷的雜志還認為,無人駕駛汽車將取代現在的汽車,而且不會等得太久。
看點1 無人駕駛汽車“看得準動作快”
英國《經濟學人》報道稱,一些汽車制造商開發了新技術,可以辨別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然后反過來控制駕駛員,在撞到行人之前停車。包括谷歌在內的很多公司都致力于讓“駕駛輔助設備”自行做出合理判斷,在沒有司機的控制下,讓汽車自動開往目的地。這是無人駕駛技術發展的重要一步。
谷歌實踐無人駕駛技術
無人駕駛汽車實際上是一種智能車輛,又稱“輪式移動機器人”。它能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自主完成點火、起步、換擋、停車等操作。實現如此智能的駕駛,依托的是車輛搭載的環境傳感器和行車電腦,電腦通過傳感器收集的道路情況判斷出車輛的行駛狀態,并發出合理的指令,進而使車輛自主前行。
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預測稱,無人駕駛汽車將在5年內向消費者出售。
目前,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雛形已開始在加利福尼亞的高速公路上進入實用階段,而享受此等“高風險”福利的就是谷歌員工。在谷歌此前的試車過程中,測試車輛只需駕駛員偶爾干預。它跑過最難跑的公路,也曾在所有的時段,匯入公路上的車流中。
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已安全行駛70萬公里。由谷歌公司主導的無人駕駛技術的汽車已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法案通過,它們可在加州內的道路上行駛。媒體稱,這標志著無人駕駛汽車已在加州實現合法化。
輔助駕駛設備“不酒駕”
無人駕駛汽車會帶來哪些好處?
如今,世界每年有120萬人死于交通事故,單美國每年就有200萬人因此入院。使用無人駕駛汽車將大大降低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和傷害,同時也減少衛生系統以及保險商的費用。
有媒體認為,無人駕駛汽車還能緩解交通壓力并節省能源。電腦剎車的速度比人類快得多,它們可以感覺到前方突然急剎的車輛,因此無人駕駛汽車之間的車距將比人類安全駕駛的車距短。
鑒于傳感器和輔助駕駛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初步證明了自身能夠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能力,汽車管理部門希望通過官方行動,迫使這些技術運用到所有新型汽車上。此外,這些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不會“酒后駕車”。
不過,福特汽車公司電氣和電子系統部門總監布澤考斯基則提醒說,無人駕駛汽車尚有許多方面需要根據規范要求開展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圍繞測試和驗證方面的工作。
看點2 車聯網可促汽車溝通不“對抗”
你肯定知道“互聯網”,但你未必知曉何謂“車聯網”。
搜索引擎對“車聯網”顯示的定義為:裝載在車輛上的電子標簽通過無線射頻等識別技術,實現在信息網絡平臺上對所有車輛的屬性信息和靜、動態信息進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對所有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有效的監管和提供綜合服務。
美國監管機構表示,“車聯網”有助于避免或將事故的嚴重性減輕五分之四。“車聯網”可實現以車內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為基礎,對車、路、行人以及互聯網等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和信息交換,從而實現交通智能管理。
美十個月試驗“車聯網”
自2010年以來,美國的“車聯網”產業進入了新一輪快速發展階段:硬件價格大幅下降、“車聯網”產業邁過了市場認知階段、消費者對“車聯網”業務比較認同。此外,美國市場的Telematics系統(應用無線通信技術的車載電腦系統)已可全方位地為汽車用戶提供服務,服務內容包括信息服務、安全監視、汽車診斷、即時通訊、多媒體娛樂等。
自2012年8月以來,美國一直在安娜堡測試“車聯網”技術。美國交通部和密歇根大學對近3000輛汽車、卡車、公共汽車和摩托車進行了測試。這些車輛上都安裝著能夠跟蹤其他車輛速度和位置的無線設備,并能夠為司機提供與交通擁堵狀況和紅綠燈變化的信息。
全球各大汽車制造商,包括通用汽車和豐田汽車等都提供了測試車輛。自去年8月開始到今年5月,測試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已傳輸了大約80億次數據。
測試車輛可與該地29個地區的路邊設備進行“對話”。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此類裝置可讓司機知道交通燈即將改變。車輛間的“交流”則是通過利用一種類似于Wifi、被稱為“專用短程通信”的技術來穩定傳輸信號。
數據共享成關鍵問題
目前仍有許多因素制約“車聯網”的發展。
有專家指出,“車聯網”本身在目前的網絡和技術條件下是不存在障礙的,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數據的共享建設才是問題的關鍵。如果說數據共享不夠全面而單一的強調某一方面或領域的數據和應用,是對“車聯網”的片面理解,更無法解決道路安全問題,甚至會制造安全隱患。
有媒體報道稱,美國交通部長拉胡德表示支持美國汽車“聯網”。在其看來,實現車與車之間的“對話”可以避免交通事故和堵塞。然而,對于為支持新技術而興建基礎設施所付出成本,他說,這些成本的計算還是交給汽車制造商們來解決。
這意味著,美國政府不會為“車聯網”引發的新增成本買單。
如果說無人駕駛汽車的時代即將到來是一種不靠譜的說法,你不妨想想電視和重于空氣的飛機,它們在剛剛面世時也受到了種種質疑。也許有一天人們會思考,為什么先人們會把像汽車一樣危險的機器交給不可靠的人類來控制呢?